集体承诺60天,车市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斑马消费 范建

童心未泯的郭川,在儿童节当天许下的心愿,正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6月1日,汽车零部件企业孔辉科技董事长郭川,写下《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当今中国汽车产业上下游,能够和谐共处,共同促进产业真正高质量发展。

从6月10日晚间到11日,中国主流整车企业相继承诺,将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缩短至60天以内,以保障产业供应链的稳定。

中国汽车产业喊了许久的“反内卷”,终于实质性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集体承诺60天

从6月10日晚间到11日,国内主流汽车主机厂,已陆续表态,将对供应商的款项支付周期,缩短至60天以内。以此,增加供应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车企这一轮统一表态的背景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对以价格战为表现形式的内卷,已痛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周闭幕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部分头部车企的相关负责人,甚至不惜撕破脸,同行之间互相指责。

5月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导致行业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

5月23日以来,因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车企跟进效仿,引发了新一轮“价格战”恐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明确指出,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倡议,希望所有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工信部作为汽车产业的主管部门之一,赞同并支持协会的倡议,表示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另外,国家层面修订通过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以法规的形式,强化对采购方的行为约束,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提供国家级保障。

受主机厂承诺大幅缩短账期刺激,昨日,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表现抢眼,多家公司股价涨停。

超长账期之痛

最近几年,汽车从传统燃油向新能源快速切换,中国汽车产业提前布局,已实现了弯道超车。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此起彼伏。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汽车降价的确可以降低购买门槛,但由此可能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下降,不容忽视。

正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已居全球之首,价格战愈演愈烈,这种态势具有两面性。“如果市场环境成熟、法规完善且执行严格,竞争透明公平,那么这种内卷现象反而能促进行业进步。反之,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他警示,过度的内卷和单纯依赖价格战,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造假售假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

为应对终端频繁的价格战,维系自身价格优势,各主机厂不断挤压供应链。一方面,要求零部件供应商降价,压缩上游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无限延长付款周期,降低自身财务成本,供应商实际已成为了主机厂的“无息资金池”,盈利能力进一步减弱。

零部件供应商在主机厂尤其是头部车企面前,普遍没有主动权。为了拿下订单,即便面对不合理的商务条款,也只能咬牙被动接受。

2024年,《财经》通过对中国上市车企的财报分析,得出惊人结论: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平均周转天数高达182天,账期接近国际车企平均周期的两倍。

我们通过对A股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也不难看出,近几年,相关企业的回款压力普遍上升。

汇川技术是新能源电驱系统的头部企业,2021年-2024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4.13天增至94.8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下降。

德赛西威为智能座舱头部公司,最近几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样显著上升,2024年已达到109.3天。

在新能源电池市场,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宁德时代,也不例外。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4.77天增至2024年的63.72天。

汽车零部件各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中小行业参与者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内卷没有赢家

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中国汽车产业再次迎来上升周期。然而,由于内卷程度的不断加深,行业效益普遍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8%,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体工业企业5.4%的利润率水平。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率进一步降至3.9%。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仍然硝烟弥漫。

据统计,2024年,国内降价车型多达200多款,较上年显著增加。今年,车企降价促销的趋势本有所减弱,但进入5月,价格战再次快速抬头,上百款车型加入降价大军。

在各种场合,绝大多数车企负责人,都对价格战和内卷,表现出了强烈的抵制态度。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当前的恶性竞争让经销商、员工压力巨大,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建议,不能简单地打价格战,更应该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和企业道德战。

前不久,吉利汽车已宣布,将不再新建或扩大汽车生产产能,而是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通过务实合作与资源重组,以友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

前不久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指出,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长远来看对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

中国汽车产业究竟是选择“以价换量”的零和博弈,还是“以质取胜”的价值竞争?答案是明确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886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1日 下午3:57
下一篇 2025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

  • 年轻人的买车逻辑变了

    5月13日,上海前滩31号演艺中心,超级剧场沉浸在红色的氛围中。全新智己L6推出“马蒂斯红车身配色”,在一片炽热的艺术场域中焕新上市。 发布会现场,大量的红色主题装饰,让智己的视觉锤格外惊艳,引发时尚博主们专门前来打卡发圈,在新车尚未登场之际,发布会已经率先在小红书上出圈。 从“搞好技术”到“学会讲话” 要说家底,智己确实有让不少让同行眼红的资本。背靠上汽这…

    2025年5月15日
    9100
  • 华为如何驯服AI算力「巨兽」?

    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路上,如何像其他领域一样实现弯道超车,是业界绕不开的话题。 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各项单点技术飞速演进,但随着单点技术演进的边际效应递减和系统复杂度的提升,系统性能的天花板逐步从单点技术的上限演变成系统工程上限:单点优势越来越像是精致的零件,提升空间有限;但采用系统工程创新,各个部分完美配合、高效协同,实现整个系统的效能最优,才…

    2025年6月10日
    6100
  • 知情人士向虎嗅独家回应:Manus一切正常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Manus官网 针对Manus本周的一系列传闻,有知情人士向虎嗅独家回应道,“Manus一切正常,公司没跑路”。 连续一周,国内AI Agent企业蝴蝶效应旗下业务Manus持续“暴雷”——从“裁员传闻”到“社交媒体清空”,再到传出停止与阿里通义千问方面合作,事件逐渐升级、发酵。 对此,有知情人士向虎嗅独家…

    2025年7月14日
    4300
  • 从“油车霸主”到“新能源追赶者”,奇瑞IPO能带来转机吗?

    ​ 新能源淘汰赛加剧,已经落后的奇瑞转型力度还远不够。 撰稿午小哥,全文3200字,读完约需要8分钟。 靠上市拥抱资本,是创业企业实现飞跃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当下也是巨头企业战略扩张的关键一步。 前不久,国内老牌车企奇瑞向港股递交了上市申请。为何国内同梯队的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老牌车企能纷纷早早上市,从而很早就能在研发和产线布局上获得资本助力,而业绩并不差的奇…

    财经 2025年4月4日
    7400
  • 中企如何驶向深海?

    题图|视觉中国 寻找新大陆,“悄然”成为了很多中国企业2025年的共识。 其中少部分是因为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刚开始计划去海外寻找新增长曲线和增长的公司;更多的是已经出过海的公司,但它们之前出海拓展的市场潜力已经无几,亟待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但无论是哪种公司,一个根本性的挑战摆在了它们面前——当下中国企业的“出海”,不能简单因为某个海外市场存在红利而启动,因…

    2025年4月18日
    9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