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今天分享:促消费是一个必然选择,让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

今天(5月24日)上午,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围绕“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他的最新观点,如何投资和消费也要结合人口流动和结构趋势。

在“双循环”战略下,国际循环受阻、PPI(生产者价格指数)长期负增长、房地产下行周期与地方债务压力交织,凸显了传统投资驱动模式的疲态。

李迅雷指出,目前我国居民银行存款大概有157万亿,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消费社零增长只有3.5%,GDP增长了5%,

消费是落后于GDP的增速的,这个局面要得到改变。

另一方面,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就进入到超老龄化。

也就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保障的压力。

尤其今年出口估计负增长,李迅雷直言“促消费已是必然选择”,但这一转型需要从几个方面破局。

同时人口从农村到城镇流动,从北方向南方流动,从西部向东部流动,这样一种大趋势恐没法改变;

这样的话,我们如果要再投基础设施,就需要看看未来十年中国人口流动会怎么样?

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后财政支出结构要发生变化。

我就投资业与消费,讲四个方面,我觉得投资与消费这个问题,挺值得讨论的。

近年来,中央在这方面的表述已经是非常清晰,也非常明确了,

连续两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我们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那既然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是要大力促消费。

事实上我们分别在2023年、2024年、2025年都明确提出要把消费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度来走出消费。

那么投资呢,要提高投资效益,说明过去投资效益是不是还有待提高?

没有说要提高消费效益,说明大力促消费是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悬念的。

我就从四个角度来讲投资跟消费的关系。

促消费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一个,是前些年我们所创造的新发展格局,也就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那么我们现在出现什么问题呢?

这个国际循环不畅了,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全球大增关税,

现在贸易谈判最终结果不知道,但估计今年的出口是负增长,

出口如果负增长的话,那么有大量的出口转内销的商品。

我们从2012年年末到目前为止,中国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在绝大部分年份都是负的,

那说明什么呢?

说明产能过剩

我们的投资是不是要缩减,投资效率是不是要提高?

我觉得在这方面好像不需要有太多的争论,

我们现在其实还是应该要大力度地促消费,否则你这个循环不下去了;

我们现在看看民间投资的增速,这些年来都是负的,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2021年以后的房地产下行周期,

所以房地产的投资增长也都是负的,一直保持在-1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面,过剩的房地产、过剩的机器设备,都对我们的经济带来拖累。

再加上我们现在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也比较大,因为地方政府搞投资拉动能,投资越多,债务越大。

一般来讲,对地方政府而言,债务的增长大概在GDP增长速度的三倍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面,我想促消费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增加居民整体收入

缩小差距,让收入增速超过GDP

第二个,从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结构的角度来看,如何来促销费,

前面余永定教授给出了两张图,我非常认可。

一张图的话,是按照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3%,

显然是过低了。

另外一个从资金流量表口径统计的,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大概是到60%。

这个跟国际平均水平几乎是一样的,我也认可是60%。

但是比较好奇的是,这个60%里面中等收入、高收入、低收入这个三大块之间的分配比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我们对收入问题,还是应该要缩小收入差距

现在我们居民银行存款,大概有157万亿,

最近这个月数据我没关注,这个数字是巨大的。

所以我觉得两方面,一方面要增加居民的整体收入,因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的增长相关性非常大;

第二个,就是要改善收入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也就是要让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能更快;

同时,让我们的收入增长能够超过GDP的增速。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我们的消费社零增长只有3.5%,GDP增长了5%,

所以我们消费是落后于GDP的增速的,我想这个局面还是要得到一个改变。

优化地方考核

央地财政支出的协同

第三个方面,从财政支出来看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我们讲财政支出主要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的占比较少。

我们要进行宏观调控,如果现在大量地转移支付给地方,如果地方财政支出的效率又不高的话,那么我们宏观调控的效率也受到影响,

85%在地方,15%在中央,这个比例显然太低了?

我觉得应该50%左右在中央,这样的话,宏观调控才会让大家觉得更有信心,所以,这个比例关系我觉得还是要调整。

其次是观念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从某种角度来讲,是研究人的行为的。

我们对地方政府怎么考核,那也决定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会怎么表现。

如果我们非常强调GDP,那么地方政府肯定重投资轻消费,因为大家通常都认为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

然后为什么又会涉及到很多重复建设问题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考核上面要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的占比要占到多少,

大家一哄而上,光伏过剩、锂电池过剩、电动车过剩是吧?

我觉得我们对于这种行为的管理很重要。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讲到了,投资要注重于对人的投资

我们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对地方的考核应该要优化。

要加入这种对人的投资指标,对促消费的指标,对农民工城市化等等这些方面去思考。

关注人口流向

投资消费要顺应人口趋势

第四个方面,我觉得应该从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人口流动这样一种大趋势,来考虑如何促进投资和促进消费。

虽然户籍制度各方面也约束了人口的流动,但我觉得它改变不了人口从农村到城镇流动,从北方向南方流动,从西部向东部流动,这样一种大趋势没法改变。

这样的话,我们如果要再投基础设施,那你要看看未来十年中国人口流动会怎么样?

如果中国的人口流动方向是从北往南流动的,那么我们对南方的投资是不是应该增加,

中国的高铁总里程要占到全球的2/3,中国的高速公路要占到全球高速公路总里程的45%,

中国的地铁要占到全球地铁总里程的43%以上,我们的5G基站要占到全球60%多。

所以,这些投资从理论上来讲的话都是有必要,但是不是符合提出来的要提高投资效益这个要求,

它现在讲的不是“效率”,是“效益”,效益就要有收入,要有现金流。

如果说未来有些地方会成为像美国当年的铁锈地带,那么这方面的前期投资可能会出现浪费,

所以,我觉得农村人口的流向方面非常重要,

要布局投资,而不是说一厢情愿地,每个地方都应该要投。还是要有经济数据来衡量,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另外的话,从人口老龄化加速这样的角度来讲,我想我们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保障的压力,中国人口老龄化率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我估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就进入到超老龄化。

也就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这是在2030年,我们只用了9年时间。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的话,德国这个过程经历了36年,法国经历了24年,日本经历了12年,

中国只需要9年,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后财政支出结构要发生变化,

要适应我们现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需求,如果你连老人的基本养老这方面都满足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谈促进消费呢?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政策的调整,一定还是要顺势而为,

因为这些变化都受到周期的影响,

一个,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是一个房地产的下行周期,

同时,又在经历一个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周期,

这周期都很长,那么我们在投资和消费应该要适应这方面的变化,

多加几个变量,从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从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些角度来看,如何投资,如何来促进消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452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3:50

相关推荐

  • 她超过霉霉,拿下全球最年轻女富豪

    35岁的泰勒·斯威夫特失去了“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女亿万富翁”头衔,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华裔科技创业者,年仅30岁的Lucy Guo。 这似乎是出人意料的 ,一时间“Lucy Guo是谁”成了各大媒体的头版标题。的确,即便是Lucy最为人熟知的身份——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也常常是作为该公司和另一位创始人的后缀信息存在。 对于这一头衔,Lucy的态度也比较…

    商业 2025年5月6日
    3100
  • 佳沃食品被三文鱼“锁喉”

    “连续6年亏损,你是怎么做到的?”昨日,ST佳沃2024年度报告披露后,有投资者在股吧里发出这样一句哀叹。 2024年,ST佳沃继续亏损9.24亿元,6年间已累计亏损超过43亿元。 掌握了三文鱼行业最具价值的上游养殖资源,公司还是国内唯一的三文鱼全产业链上市企业,居然把日子过成这样,的确让人难以理解。 今起,ST佳沃将再一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佳沃…

    2025年3月25日
    1.0K00
  • 隔夜美股全复盘(4.3) | 川普关税超预期,盘后普跌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齐涨,特斯拉涨超5%。截至收盘,道指涨 0.56%,纳指涨 0.87%,标普涨 0.67%。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涨 1.199%,收报4.219%,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27.2个基点。恐慌指数VIX跌 1.19%至21.51,布伦特原油收涨 0.77%至74.98。现货黄金昨日涨 0.44%,报3128.34美元/盎司。美元指数昨…

    2025年4月3日
    3600
  • 仲景食品降速,总经理自罚减薪?

    仲景食品日前交出的2024年业绩答卷,很难说得上优秀,尤其归母净利润增长几近停滞,让人大跌眼镜。年报披露后,公司股价已连跌3个交易日。 按照华鑫证券研报,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费用增长,最终导致公司毛利率原地踏步。 2024年,仲景食品总经理朱新成薪酬下降56万元,是在为业绩买单? 业绩大幅放缓 仲景食品(300908.SZ)日前交出2024年度业绩后,公告…

    商业 2025年4月1日
    3300
  • 中信证券:开发投资下降是趋势性而非周期性现象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在房价没有完全实现止跌的背景之下,继续降低供给是有必要的,对行业也是有积极影响的。行业的机会在于经营性不动产持续出表带来的新经营性现金流闭环,也来自于洞察客户需求所创造的新高质量发展。 ▍开发投资继续下降,我们认为这种下降是趋势性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30亿元,同比下降10.3%,降幅较1-3…

    商业 2025年5月21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