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元的归美元,美债的归美债

引子

上周末,穆迪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把美国的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受此影响,十年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目前在4.55%附近。

让美元的归美元,美债的归美债

对于这个现象,大多数人有两个疑问:

1、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有什么实际意义?

2、美元和美债到底是什么关系??

说实话,穆迪这一操作把一个极其容易混淆的本质给逼出来了——美元不是主权货币,但是,美债是主权债务

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金量,尤其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因为我们的思维都是法币那一套,我们认为货币都是国家印的。

下面我们从一个最基本场景开始,慢慢推进,大家就能明白二者的差别。

一般的信用债

事实上,最一般情形就是每个企业的情形,企业会一定的债务,有利息和本金的偿付压力,这需要运营所产生的现金流来填窟窿,不足的部分就需要增发债务——借新还旧

于是,就有了一个融资利率r,每个企业都想压低自己的融资成本r,但是,市场不会由着企业的性子,会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最后给出一个利率r。

如果企业非要以低于r的利率发债,那么,只有一个下场——债发不出去。因此,对企业来说,融资利率r越低,能融到的钱越少,融资利率r越高,能融到的钱越多

假设临界利率是r*,有一个领导非要让你以低于r*的利率融资,于是,融资额和待融资额之间就有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最终会导致债务违约

主权货币

对企业来说,是否违约是一个0-1变量;但是,对于主权国家来说,腾挪空间大得多,违约是一个连续变量。于是,我们就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主权货币。

在主权债务问题上,主权货币相对于超主权货币的比率即为债务重整系数。也就是说,本币汇率贬值相当于不经债权人同意对所有债务进行债务重整。当然,这个重整是弹性的,汇率是有可能升值回来的。

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替代关系:融资利率r越低,那么,所需债务重整的幅度就越大,即汇率e贬值幅度越大。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能明白鲍威尔和特朗普的分歧在哪里了:鲍威尔希望保持足够高的融资利率r,避免发生债务重整,但是,特朗普一开始就是冲着债务重整去的,即他希望美元大幅贬值。所以,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超主权货币

特朗普的动机好理解,他就是想赖账;那么,为什么鲍威尔要硬顶着避免债务重整呢??这是因为,美元是超主权货币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政府状态,银行依旧存在,银行可以形成一个联合整体——美联储,这个组织可以按照一系列共识规则决定政策利率R。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生成主要依赖于使用这种货币的各种主体。

美联储的信誉取决于它有多遵守那些规则。

不难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美国政府和美债。

那么,怎么引入美国政府和美债呢??我们把美国政府想象成一个大一点的企业就可以了。这个企业有收入——跟其他企业和居民收保护费,也有支出——为其他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还有融资行为。

让美元的归美元,美债的归美债

如果我们把美联储想象成一个脱胎于无政府状态的特殊组织,那么,一切就顺了:

1、美国政府只是美元的众多用户之一;

2、美国政府以美元为单位发行美债;

3、美联储不会替美债背书;

4、美国政府有主权信用评级,就像普通的公司一样;

如果我们沿着“先有美联储和美元,再有美国政府的路径”,就能理解鲍威尔和特朗普的矛盾了。鲍威尔在维护美元的超主权货币的地位,因为鲍威尔拎得清——美债是美国政府的债务,但是,美元是全世界的美元

当特朗普要强行解雇鲍威尔时,整个金融系统剧烈动荡。这是因为美联储必须独立于美国政府,否则,他将失去超然地位,退缩为一个主权货币。

由于我们中国人没有经历过欧洲那些银行家和国王撕逼的故事,所以,我们很难理解“货币先主权国家”这个理念。我们一上来想的就是“货币都是国家印的”,印不就行了吗??一旦我们这个想当然的假设剔除掉,我们就能理解美国的故事了——新时代的银行家和国王的撕逼

鲍威尔的迷茫

沿着“一般信用债——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这个路径,我们就能明白,美元是基于一系列规则所生成的超主权货币。也就是说,一系列规则作用在使用美元的地区,就有了美元。

事实上,还有一种货币也是基于规则形成的,那就是比特币。比特币完全脱胎于一个固定的生成规则。因此,比特币是一种很死板的规则货币。

相比较而言,美元也是一种规则货币,但是,它的生成规则很模糊,且能够修改。

当我们get到美元的这个“灵活的规则货币”本质之后,就不难理解美联储为啥要调整政策制定框架了:

2025年5月16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发表了一次重要的讲话,宣布了美联储正在对其总体政策制定框架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旨在应对自2020年以来经济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并反映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面临的经济挑战。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路径与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有所不同,因此美联储需要对其政策框架进行相应的调整。

旧的货币生成规则显然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矛盾层出不穷。从那次讲话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鲍威尔的迷茫(ps:所以鲍威尔是有思考量的):

1、当下地缘政治形势那么复杂,逆全球化趋势如此剧烈,旧规则该如何调整?

2、美联储跟美国政府,尤其是特朗普的冲突那么大,旧规则该如何调整?

3、如果美国出问题了,那么,美元所覆盖的区域将大幅萎缩,该如何提前避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我们牢牢把握“美元是基于共识规则所生成的超主权货币”这一点,就能把很多事情串起来了。

虽然规则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它必须凝聚全球的共识,否则,美元将失去超主权货币的地位。然而,既要解决当下困境,又要凝聚共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美联储的处境十分艰难。

此外,当我们了然美元的超主权货币本质之后,就不难明白,美债的处境也极其堪忧。美元不会牺牲自己去救美债的,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行为已经把美债变成一种信用债,十年美债利率无论上行到什么位置,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让美元的归美元,美债的归美债。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357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 小长假有哪些关注点?

    主要观点 内需延续此前长假格局,出行人数增长,但票房地产等有所走弱。1)票房相对较弱,或与排片与出行人次增加有关。截止5月3日,今年五一档票房收入为5.2亿元,按照去年同期来推算,预计今年五一档电影票房收入在7.4亿元,大大低于前两年。2)市内出行强度攀升。从各地地铁出行量来看,今年高于过去五年水平。目前十一城地铁日均客运量达到610万人次左右,高于2024…

    2025年5月5日
    10000
  • 如何理解央行预告式买断回购,影响几何?

    主要观点 6月5日央行宣布于6月6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 这是首次在月初公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能够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今年2、3月虽然资金紧张但央行保持着相对审慎的操作,而5月随着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央行保持着较大规模的投放呵护资金面,考虑到降准、MLF、OMO、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净投放资金1.2…

    2025年6月7日
    7400
  • 越来越卷的MCU大厂

    引言 MCU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根据Omdia最新研究数据,英飞凌在2024年强势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MCU供应商,其市场份额攀升至21.3%,较2023年的17.8%提升了3.5个百分点。2022年,英飞凌、恩智浦和瑞萨还是并列第一的态势,这一跃升不仅凸显了英飞凌的强劲增长势头,也为MCU市场的激烈角逐拉开了新的序幕。 在2025年3月于德国纽伦堡举办的…

    2025年3月25日
    9700
  • 中信证券:港股业绩增长回稳向好,科技、医药与新消费主线向好

    港股24Y营收同比增3.4%,盈利同比增8.5%,增速均较23Y上行,净利润率与ROE也同比上行;虽然业绩略微不及预期,但整体情况较23Y已有明显好转。25Q1,披露季报的个股盈利同比增速上行,延续24Y稳健向好趋势,港股基本面回暖的态势基本确立。行业来看,科技与金融24Y业绩表现靓眼,医药与消费内部业绩分化,当中生物科技与互联网企业业绩喜人;电讯业绩则相对…

    商业 2025年6月12日
    7000
  • 关税1.0后,各行业出口分散化程度如何?

    关税1.0后,中国出口目的地进一步分散化。以对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国、EU28、东盟)的出口占比来衡量出口目的地的分散化程度,可以看到自2018年以来,中国出口正在寻求海外市场的分散化,即使2020-2022年因为疫情有所反弹,但也难以改变整体的​大趋势。 分行业看,2018年以来多数行业实现了出口目的地的分散化。其中,汽车、传媒、有色、机械设备、钢铁、石…

    2025年4月12日
    6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