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四年的小米,该敬畏百年汽车工业常识了

2025.05.19

造车四年的小米,该敬畏百年汽车工业常识了

本文字数:203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周一一

3月29日,北京。雷军首次出席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做演讲。他说,小米造车恰逢其时,整个行业的技术、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成熟,供应链体系也已经非常完善。

恰逢其时的小米汽车,用不到一年时间就交付了20万辆,单月交付几乎触及3万辆大关,迅速跻身新能源车企的第一梯队,这也被雷军自豪地称为“行业奇迹”。

地表最快——不仅是雷军给予小米SU7 Ultra的宣传标签,亦是行业对小米汽车发展历程的理解与标识。

3月29日,铜陵。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行驶路段撞上护栏后,引发电池燃烧,最终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小米汽车在事故中责任几何尚无定论。

一个半月后,雷军在内部演讲中回应了SU7事故的影响。他说,小米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但他并未想到这场事故对小米的打击如此之大。

有人说,高速发展中的小米,还是会把那些新旧车企曾经犯过的错,都再重走一遍。

这也让曾自诩为“行业新人”的雷军意识到,“小米已不再是行业新人,在任何产业里都没有新手保护期,要有更高的标准和目标”。

这也意味着,造车仅约四年的“后来者”小米,在一路狂奔之后,开始逐渐触摸到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汽车工业的规律与常识。

这是小米的危机与新局,亦是行业的反思与警钟。

生产制造、行业技术、消费习惯、供应链体系……如同车型可以“山寨”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简单地复制粘贴,以更快地达到销售目标,这是后来者的特权与捷径。

毫无疑问,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但肆意生长的背后,也有一些新入局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威马汽车因核心技术匮乏、资金链断裂等因素而破产;而拜腾汽车烧光84亿元都没能造成一辆汽车。

这些前车之鉴都在警示着,汽车制造绝非一蹴而就,简单的复制粘贴带来的,是制造体系能力不扎实所暴露的各种问题,比如延迟交付、遭遇起火、幽灵刹车、智驾不安全等等。

一位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近日就表示,小米SU7大灯处翘边是“设计制造汽车经验不足”,自己从事汽车投诉工作12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小米SU7 Ultra近日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引发众多车主不满,被要求无损退订维权。

汽车制造是一个需要深厚技术积累、精密生产工艺和严格质量把控的复杂过程,底色厚重。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和营销逻辑可以加持,但绝对无法覆盖。

但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推出产品,大幅压缩研发周期,忽略了产品在高寒、高温、高原等复杂环境下的充分验证,为后续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这不仅是缺乏对制造业基本常识的敬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急于求成,他们将互联网行业的“流量思维”移植到汽车工业领域,过度依赖资本和营销,追求快速扩张与短期利益。这些行为将营销流量密码发挥到极致,却忽视了造车的本质。

雷军在演讲中反思称,他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无比重视,小米在参与的所有权威机构的评测里都拿到了最高分。但这场交通事故,让小米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但又如何定义质量和安全?是所谓的权威机构的评测分数,还是公众的期待和要求,抑或是真真切切3条鲜活的生命?正如有人所言,手机死机尚可重启,但汽车安全却关乎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安全始终是行业的底线,并不区分要求是高或是低,预期是峰或是谷。

诚然,汽车产业不同于快消品领域,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往往需要充分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更重要的是,安全冗余不能向成本妥协,技术验证不能为速度让道。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从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到如今成长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我国通过“市场换技术”,逐步实现从模仿到正向研发的跨越,建立起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并培育出众多优秀车企。

在新能源浪潮下,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在三电技术等核心领域领跑全球。中国汽车工业也从市场换技术成功转向技术输出的华丽转身,奥迪与上汽、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便是有力例证。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安全是底线,技术是魔鬼。做一个平台一般要用6年时间,但现在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不到6年,它就能出来好多车。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说,蔚来虽然致敬了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但没有抄袭它们。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有些企业看到了风口用三倍工资挖人,是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但先模仿再超越并不利于社会创新。

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不仅是简单的生产和销售,更涉及到复杂的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供应链整合等多个环节。而这些企业家们近日的表态,尽管有行业内利益博弈的因素,但其背后反映的,更是行业对“汽车工业常识”的集体呼唤。

守住安全底线,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提倡创新驱动……太阳底下无新事,回归百年汽车工业的规律与常识,希望小米在造车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微信编辑| 雨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327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相关推荐

  • 个人养老金为何要交3%个税?专家详解

    近日相关部门微信公众号一则问答称,按照相关规定,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3%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这一说法引起外界较多关注,有一些网友误以为,个人基本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税,也有部分网友对个人养老金缴纳3%个税的政策表示不解。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个人退休时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具有强制缴纳特征,一直以…

    观察 2025年6月25日
    3000
  • 华发股份扩张三年跻身行业十强,规模起来后遭遇“赚钱”压力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2024年,国资背景开发商已然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珠海国资开发商华发股份(600325.SH)日前发布的业绩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约1054亿元,同比下降约16%;实现营业收入599.92亿元,同比下降16.84%;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下降48.24%;毛利率也下降至14.32%;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降…

    观察 2025年4月28日
    8900
  • 多家“中字头”一季报业绩预喜,板块震荡走高

    4月8日盘中,中字头股票震荡走高,截至发稿,中纺标大涨24%,中粮科工、中铁装配涨超10%,中储股份涨停,中国国贸、中国中车、中国交建、中水渔业等跟涨。 近日,多家“中字头”企业披露2025年一季报业绩预告,部分公司预期业绩大幅增长。 中国中车: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为28.22亿元至32.26亿元,同比增长180%—220%。 中远海控: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为…

    2025年4月8日
    5500
  • 金融权重股强势做多 指数仍可看高一线?

    解锁【第一财经智享会员】实时解读市场动态,把握投资先机。 【第一财经智享会员专属】 晨会博弈 【今日早盘】 6月12日,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上证指数开盘报3397.97点,跌0.13%,深成指开盘报10208.3点,跌0.37%,创业板指开盘报2057.2点,跌0.23%。离境退税、数字货币、谷子经济、生物育种概念股跌幅靠前;贵金属、化工、光刻工厂题材走强。 …

    2025年6月12日
    3600
  • 人民币会否加入“亚洲升值潮”?

    美联储在5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施压,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仍选择“正面硬刚”,明确表示不会进行预防性降息。 如今,华尔街对降息的时间点预测已经推迟至7月。受此影响,美元指数一度升破100。然而,美元指数年内跌幅仍超出7%,由于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仰受损,近阶段出现亚洲货币升值潮,新台币、港币等纷纷对美元暴涨。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本周也一度升…

    2025年5月9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