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的麻烦,剪不断

张小泉的麻烦,剪不断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胡巍

头图|AI生成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28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治理

在”拍蒜断刀”风波过去两年多后,中国刀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张小泉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一次的危机并非来自产品质量,而是其控股股东深陷数十亿债务泥潭。

2025年4月2日,”张小泉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等被执行31.3亿”的话题冲上百度热搜,将这个拥有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推向风口浪尖。一个由激进扩张、关联担保交织而成的资本困局逐渐浮出水面,不仅威胁着张小泉的控制权稳定,也折射出中国传统品牌在资本浪潮中的转型阵痛。

31亿执行案引发关注

2025年4月2日上午,开始有媒体报道了这条新闻: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张樟生、张国标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这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迅速在财经圈引发关注。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此次执行案件涉及40家企业及个人,除张小泉集团外,还包括其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等关联方。截至本文刊发,张小泉集团现存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39亿元;其法定代表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

这绝非孤立事件,而是长期积累的债务危机集中爆发。就在执行信息公布的三天前,即3月28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对相关方立案执行。次日(4月1日),张小泉集团又新增两宗被执行案件,上海静安区法院对其执行标的金额合计4723.6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张小泉集团注册资本仅1681.7万元,却背负数十亿债务,这种”小马拉大车”的财务结构暴露了其经营治理的深层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上市公司张小泉股份(301055.SZ)的直接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持有的76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48.72%)已全部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

连环担保显现危机

追溯这场危机的源头,必须将目光投向张小泉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张国标、张樟生兄弟构建的”富春资本系”。

公开资料显示,张国标、张樟生兄弟早年通过建材贸易起家,后创立富春控股集团,业务版图逐渐扩展至物流、房地产等领域。2007年,富春控股以1.2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集团70%股权,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上海张小泉”与”杭州张小泉”品牌之争,也开启了这家老字号与现代资本融合的新篇章。

然而,这种融合很快显露出”异化”迹象。有业内人士指出,张小泉品牌逐渐沦为富春系资本运作的工具,而非核心发展主业——张国标掌舵的富春控股集团,将张小泉品牌积累的资本大量投入物流园区、商业地产等与刀具主业无关的多元领域。

2022年,该集团通过旗下”网营物联”平台在全国布局智慧物流园区,仅陕西杨凌供应链运营中心一个项目投资即超15亿元。同年,其与陕西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合作建设的陕西预制菜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约3.5亿元。

这种重资产运营模式很快遭遇现金流考验。比如2023年3月,该集团以上海会泽实业应收账款为标的,向上海城邦保理融资2亿元,并由张小泉集团质押2875.63万股上市公司股票作担保。一旦债务未能按期兑付,担保链条就会如多米诺骨牌般倒塌。

截至2025年3月,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方涉及的融资业务共有9笔逾期,债务逾期本金合计8.03亿元;而作为担保方的债务逾期金额更为惊人,未代偿本金高达51.21亿元。两者相加,富春系与张小泉集团相关的逾期债务总额逼近60亿元大关。

这形成了“担保-违约-再担保”式螺旋。实业品牌沦为资本腾挪的质押物,而地产等非核心业务的崩塌最终反噬了根基。

这种风险传导机制在股权结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小泉3月25日晚间的一则公告显示,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由杭州富泉投资持有,而后者系富春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富春控股通过这一复杂架构实际控制上市公司张小泉股份,但如今这一链条的多个环节岌岌可危。

2025年3月25日,杭州市富阳区法院一纸决定书,将富春控股集团推入预重整程序。法院认定该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指定了预重整临时管理人。这一司法介入被广泛解读为”弃车保帅”之举,通过预重整修建一道债务风险的隔火墙,避免危机蔓延至上市公司层面。

风险传导渠道犹存

面对控股股东的债务风波,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迅速作出回应。4月2日,公司投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小泉集团是张小泉股份的控股股东,双方在财务、业务、人员等方面均是独立经营,上市公司目前的经营一切正常;针对控股股东的债务问题或其涉及的冻结事项,投资者可以关注公司公告,公司一直都有对外披露相关事项。

这一表态试图划清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风险界限,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公告发布当日,张小泉股价下跌1.34%,报收16.25元。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相比,股价已腰斩。

表面独立的背后,风险传导的渠道依然存在。根据张小泉2025年4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持有的32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5%),将于同年5月8日至9日进行司法拍卖。这批股份的处置源于2023年10月的一笔质押担保:张小泉集团以其持股为实控人张樟生与张晓之间的金融借款业务提供担保,后因债务违约遭强制执行。

更严峻的是,截至公告日,张小泉集团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7600万股)已被司法冻结,另累计有约1.44亿股被轮候冻结,后者数字达到其实际持股量的189.7%。这种”超额冻结”现象意味着,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张小泉的控制权或将面临多次分割。

富春控股的预重整程序为事态发展增添了新变数。根据公告,本次预重整仅针对富春控股单一法人主体,刻意将张小泉等下属企业排除在外。这种安排理论上为上市公司筑起了防火墙,但实践中难以完全隔离风险。

若富春控股重整失败,质押权人或债权人可通过司法拍卖取得股权,张小泉实控权或将落入外部资本手中。张小泉集团自身也在3月26日新增5073.7万元被执行信息,法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显示危机正在多层传导。

老字号的资本宿命?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1628年,以”良钢精作”的剪刀工艺闻名,曾是最早一批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但如今,这家历经近400年风雨的企业,正面临其现代史上最严峻的生存考验。

2023年,商务部首次将55个长期经营不善的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73个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品牌要求限期整改。因”拍蒜刀断”深陷舆论风波的张小泉被列入”予以整改”名单。这场风波中,客服”菜刀不能拍蒜”,以及总经理夏乾良”中国人切菜方式不对”等不当言论,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持久伤害。

财报数据显示,张小泉的研发投入体量一般。当同行”十八子作””王麻子“持续加码智能制造时,张小泉的研发占比低于前二者,甚至不如一些传统不锈钢剪刀企业。与此同时,公司销售费用居高不下,2024年前三季度达1.2亿元,反映其依赖营销拉动而非产品创新的发展模式。

张小泉的历史本就是一部资本易主史:从明末张氏家族创立,到2006年被张国标收购完成”去家族化”,再到如今可能因债务处置二次易主。业内有声音指出:当’张小泉’三个字从匠人烙印沦为资本筹码,断掉的或许不只是刀,更是一个民族品牌的价值脊梁。

随着5月股份拍卖日临近和富春控股预重整推进,张小泉面临三种可能出现的情景:

情景一:重整成功,维持现状。若富春控股通过预重整达成债务重组方案,张氏家族可能保留对张小泉的控制权。但考虑到高达59亿元的逾期债务,这种结果需要债权人做出重大让步。

情景二:引入战投,部分易主。金融机构或产业资本可能通过债转股等方式部分接盘,形成混合所有制结构。这种方案有利于稳定经营,但多方博弈可能延长决策过程。

情景三:彻底易主,品牌重生。外部投资者通过司法拍卖取得控股权,实现完全接盘。这对张小泉品牌或许是双刃剑——既可能带来新生,也可能因控制权分散导致战略混乱。

无论哪种情景,这家老字号都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其困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危机,更折射出中国传统品牌在资本化、多元化过程中的普遍挑战。当匠心遭遇资本,当传承碰撞扩张,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将成为所有”老字号”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感谢您的阅读!ESG从业者或对此有兴趣的研究者、投资者,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申请加入我们社群。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20557.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437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对话柠季汪洁:我要是自己不到海外,得开除100个人

    整理|刘景丰 全球商业,正在逆风而行。 今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慢速度,70%经济体的增速预测下调。 经济下行,成为所有出海人都要面对的大势。这意味着,出海企业过去靠规模扩张制胜的法则,在未来或许不再见效。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出海也正走入深水区,面临的难题在不断升级:从合规难、扩张难,到盈…

    财经 2025年8月1日
    2300
  • 二次递表的卡游,凭什么能成文具行业的佼佼者?

    当传统文具行业还在依靠铺量铺渠道、压缩成本将价格打下来时,卡游则打通了一条以IP为核心,通过文化内容引起用户消费共鸣,进而激发更多用户购买欲望的商业模式。 4月14日,卡游更新了招股书,为时隔一年后的二次冲击港交所做好了准备。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卡游全年总营收分别为41.31亿元、26.62亿元、100.57亿元,增长势头明显。其中,经营利…

    财经 2025年4月18日
    9900
  • 一个“AII in AGENT”的网络安全行业,应该是什么样子?

    目前,AI智能体还需要人来定义,而在不远的将来,L5级别的智能体,借蜂群框架和社区开放,正在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重构人机协作范式。 还记得2023年8月,那是生成式AI爆发后的第一届ISC大会。 彼时,所有人对于生成式AI的看法,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会后采访周鸿祎时,AI相关的话题,也成为记者们绕不开的热门方向。 那一年,也是“红衣大叔”周鸿祎在公众视…

    财经 2025年8月9日
    2100
  • 品牌出海新叙事:用内容杠杆撬动世界

    作者 | 洋紫 编辑 | 刘景丰 贩卖价值观,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特权,更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老艺术家”苹果深谙其道,除了产品颠覆性强,苹果能够在长期战役中成为常胜将军的因素,还有其顶级的内容营销方法。如果说苹果是全球化品牌的标杆,那么时至今日,当更多品牌新秀想要登上全球舞台,仍能从苹果身上学到的,是通过内容营销方法,尝试品牌打造的皮相,也想拥有品牌塑造的…

    财经 2025年3月28日
    8700
  • 花小钱,办大事:这八种“平替消费”火了

    作者|成昱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在理性消费观念的主导下,当代年轻人越来越“精打细算”,但这并不代表消费需求的减少。 相反,为了在需求与消费预算之间找到平衡,年轻人开发出了各种“平替消费”的新方式。而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为品牌和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在快餐店庆祝生日:更有性价比的仪式感 …

    财经 2025年3月28日
    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