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前员工打造300亿估值独角兽,海辰储能IPO背后藏隐忧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3月25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正式开启IPO征程。

海辰储能被称为新能源赛道的“黑马”,创始人吴祖钰从宁德时代的技术骨干到自立门户,仅用短短5年便将公司推上全球储能第三的位置。

然而,在这场盛宴背后,产能过剩风险、应收账款激增、价格战泥潭等问题,也是这家明星企业需要直面的挑战。

1、宁德时代前员工自立门户,曾赔偿前东家100万

公开信息显示,海辰储能的创始人吴祖钰现年39岁,在他33岁时(即2019年)就开启了创业之路。

吴祖钰是宁德时代的前员工,他200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11年又获得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吴祖钰加入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担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吴祖钰在宁德时代工作期间,曾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而且他在2018年8月底还曾入选宁德时代《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是当时受激励的195名中层管理人员之一。

不过,吴祖钰在2019年初还是选择了离职,并于同年12月创办海辰储能,目前该公司已经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2023年12月,吴祖钰入选了厦门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名单。

从2019年至2024年,吴祖钰仅用5年时间,就带领海辰储能在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方面成为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的公司,仅次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

2024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67%。

在产品研发和产能落地方面,海辰储能也非常迅速,在4年时间里成功开发了多款储能专用电池,以及多款储能系统。并仅用时13个月就实现了重庆工厂从开工建设到一、二条生产线满产。

此外,公司还在3年内实现了4代智能工厂的迭代升级。

从2020年以来,吴祖钰带领海辰储能获得了至少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峰和资本、朝希资本、千帆企航、众远能源、经纬创投、迈为科技等。

其中2022年9月和2023年6月,海辰储能分别完成了20亿元B轮和45.75亿元C轮融资,公司历史融资总额接近80亿元。

海辰储能也在5年内估值接近300亿元,成为厦门市首个独角兽公司。

在公司高速发展背后,吴祖钰也曾与前东家宁德时代产生一些纠葛。

据2023年11月份宁德时代与前员工张敏的诉讼中,宁德时代的律师透露在2023年9月,仲裁委就曾判定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违反竞业协议”挖人。当月,吴祖钰通过其妻子林秀华向宁德时代支付了100万元的违约金。

值得一提的是,被起诉的张敏,当时也是被宁德时代认为虽在研究所工作,实际上服务于海辰储能,因此张敏也遭到了宁德时代的起诉索赔。

海辰储能招股书披露,在公司的董事会4位执行董事中,其中3人有在宁德时代工作的经历,除了吴祖钰外,还有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易梓琦、庞文杰。

未来在储能行业里,海辰储能和宁德时代也会是彼此非常有竞争力的对手。

IPO之前,吴祖钰通过珠海海恒以及海辰科技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9.09%。峰和资本持股4.84%、朝希资本持股3.72%、千帆企航持股3.31%、众远能源持股3.01%、经纬创投持股2.67%,其他投资者合计持股39.52%。

2、海外营收快速增长,2024年扭亏为盈

快速奔跑的海辰储能,其营收增长自然不会太低。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的年营收分别约为36.15亿元、102.02亿元及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

其中,储能电池的营收分别约为25.38亿元、79.57亿元、79.6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70.2%、78%和61.6%。

储能系统的营收分别约为9.09亿元、19.73亿元和46.7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约为25.2%、19.3%和36.2%。

这两大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

从不同地域贡献营收看,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营收分别约为36.15亿元、101亿元和92.1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00%、99%和71.4%。海外营收分别约为3.3万元、1.01亿元和3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0、1%和28.6%。

可以看到,公司的海外营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海辰储能的研发投入分别约为1.97亿元、4.85亿元和5.3亿元,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5.45%、4.75%和4.1%。

尽管其研发投入额度不断增长,但研发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4年,海辰储能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期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率(5.14%)。

此外,海辰储能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的年内利润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和2.8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1.05亿元、-2.25亿元和3.18亿元。

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非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46.83亿元增至2024年的127.9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5%,显示该公司在产能和设备等长期资产上的持续投入。

而在流动资产方面,该公司从2022年的53.26亿元增至2024年的186.56亿元,流动比率为1.29,低于常规的流动比率警戒线1.5,则显示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承压。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的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22.52亿元、52.85亿元和42.94亿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16.4%、66.5%和73.1%,银行借款余额高达99.83亿元。

尽管公司在2024年的财务状况较2022年有所好转,并且实现了扭亏为盈,但高杠杆带来的偿债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3、需警惕价格战泥潭,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激增

早在2023年,海辰储能的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就曾放话,要在2025年做到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

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2024年全球前三大储能电池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宁德时代35%、亿纬锂能13%,海辰储能11%。显然,海辰储能距离行业第一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海辰储能正在快速扩产,已在中国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建厦门市和重庆市,并且正在山东省菏泽市建立第三个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布局了海外生产基地。

据海辰储能的规划,到2026年扩建项目预计总设计产能将提升至超过100GWh。

但值得一提的是,海辰储能在报告期内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

在储能电池产能方面,他们在厦门的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分别是99%、90.3%和72.1%。

重庆生产基地从2023年启用,2023年和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4%和73.3%。

(图 / 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来源:招股书))

可见,其储能电池两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在报告期内均呈现下降趋势。

而在储能系统的产能利用率方面,报告期内分别为93%、70%和74%。虽然2024年产能利用率有小幅提升,但较2022年仍下降不少。

(图 / 储能系统产能利用率(来源:招股书))

在产能利用率不饱和的情况下持续扩产,海辰储能需要警惕产能过剩的风险。

在整个储能产业里,产能过剩的风险也可能存在,据北极星储能网近期报道,2025年前两个月,国内有13个省市出现储能产业规划、开工以及投产消息,涉及特斯拉、中创新航、瑞浦兰钧、赣锋锂电、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新增产能将超过332GWh,未来各家公司的产能消化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在产品销售方面,海辰储能也需要警惕价格战的泥潭。

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的储能电池产品在报告期内的销量分别为3.3GWh、15.6GWh、28.3GWh,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不过,同期该产品的平均售价则出现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分别为0.8元/瓦时、0.5元/瓦时、0.3元/瓦时。海辰储能表示,储能电池的平均售价下降原因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导致。

招股书还披露,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海辰储能的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准备)分别约为2.23亿元、40.2亿元、83.15亿元;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分别约为180万元、1.47亿元和6.61亿元,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若其贸易应收款项未来难以回收或延迟回收,将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海辰储能应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催收工作。

在吴祖钰的带领下,海辰储能迅速成为储能赛道的有力竞争者,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潜在的风险挑战面前,海辰储能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快速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平衡点。

这家储能行业的独角兽公司未来能否顺利登陆港交所,「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海辰储能官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46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80、90后曾念念不忘的双汇,如今的年轻人不买单了?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付艳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眼前是摆满各类大小不一火腿肠品牌的货架和堆头,刘芳与老公和7岁的儿子一起,拿着促销价格只有15.9元的双汇王中王优级火腿肠,通过仔细与货架其他品牌对比后,最终还是放下双汇转而拿起同样规格却16.9元买一赠一的金锣王中王优级火腿肠。 (图 / 货架上在促销中的火腿肠) “金…

    财经 2025年6月7日
    4400
  • 张小泉的麻烦,剪不断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胡巍 头图|AI生成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28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治理 在”拍蒜断刀”风波过去两年多后,中国刀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张小泉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一次的危机并非来自产品质量,而是其控股股东深陷数十亿债务泥潭。 2025年4月2日,”张小泉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等被执行31.3亿&…

    2025年4月11日
    4700
  • 突破50亿的水井坊,后劲知多少?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当前,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从近期披露的年报和一季报业绩来看,不必讳言的是,降速已经成为主基调。在这种背景下,增速不高但得以保持稳定的水井坊就从原来的“中等生”开始向“优等生”的方向靠拢。 从财报数据上看,2024年水井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元,同比增长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41亿元,同…

    财经 2025年6月5日
    4900
  • 2岁就能用,泽德曼成7000万人的“药神”?

      抢救中国新药“青苗”迫在眉睫。   文 | 莫莉   中国新药的性价比能把美国总统特朗普馋疯。   最近,一款名为“泽立美”的湿疹新药,在中国挂出980元的上市价格。   你可能觉得贵,但当你知道,这一定价仅为美国同款药物售价的1/10,是不是又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该药前身本维莫德乳膏,曾于6年前在中国首发,整整领先了美国3年!   作为少数打破“…

    财经 2025年5月20日
    4500
  • 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这些业绩翻倍股被资金持续买入

    文丨承承 编辑丨李壮 业绩面和消息面利多因素交织,驱动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 近期,固态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强劲,截至6月9日,大智慧固态电池指数6月以来持续上涨,5个交易日上涨了6.41%,板块中标的公司科恒股份、海辰药业、领湃科技等公司涨幅甚至在40%以上。剖析固态电池概念股强势表现背后原因,除了相关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因素外,更与近期市场有关固态电池的利…

    财经 2025年6月15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