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即将迎来第二次辉煌?

文丨泰罗

被苹果捅了一刀的歌尔股份,又悄悄杀回来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年报,公司主要业绩指标实现全线增长。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78.3%。

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突发公告,公司已收到境外某大客户通知,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随后证实,被砍单的正是苹果当红产品AirPods Pro 2。

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2020年和2021年,AirPods大约给歌尔创造了206亿和244亿的营收,分别占歌尔营收总额的35.7%和31%。核心业务订单丢失,对公司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2022年,歌尔股份被迫计提资产减值17.97亿元,此举直接导致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六成。2023年,歌尔股份进入全面衰退,归母净利润继续大幅下滑43%至10.19亿,只有2021年的四分之一,全年净利率1.03%,不到2021年的五分之一。股价更是一泻千里,巅峰时的歌尔股份市值一度逼近2000亿,到现在只剩下约800亿。

历史上看,苹果的“弃子”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因此几乎没有人想到,歌尔还能逆势杀回来。

不仅如此,2024年歌尔股份毛利率为11.09%,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6%,较上年同期上升1.53个百分点。

综合所有这些来看,歌尔股份正在从苹果砍单的阴霾中走出,快步实现复苏,但这并不是公司现在最大的看点。

歌尔不仅总量在恢复,结构也在调整。

尽管苹果现在依然是歌尔股份的大客户,但绝对不能再把歌尔单纯看作是苹果的一个代工厂。相较于智能手机,VR/AR更能代表歌尔的未来。

首先,这个市场足够大。根据IDC的最新数据,去年全世界总共卖出了大约675万台VR/AR设备,在新品发布、消费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之下,2024年全球VR/AR设备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46.4%,到2028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500万台以上。

675万台对应歌尔587亿的智能硬件营收,如果市场格局保持不变,那么3500万台理论上将对应歌尔大约3000亿的收入,基于现实考量即便打个七折,2000亿营收也相当于歌尔现在总营收的两倍。

其次,这个行业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在中高端VR/AR市场,歌尔已经拿到80%的份额,不排除后续随着行业扩容会有更多玩家加入,但歌尔的领先优势是确定无疑的。

随着规模不断提升,降本增效还有很大空间,这也将有效对冲竞争加剧造成的利润损失。2023年以前,歌尔智能硬件业务的毛利率基本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个利润率水平甚至不输智能声学整机。

最后还有一点,随着VR/AR成为新的业务载体,歌尔股份长期被诟病的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一家独大,而VR/AR领域乾坤未定,Meta、谷歌、微软、索尼、苹果以及国内一些厂商均跃跃欲试,这些都是歌尔的潜在客户,不管最后谁能跑出来,歌尔都是赢家。

歌尔股份也在年报里写到,2025年,伴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AI技术与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进一步融合,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终端需求有望继续增长,适用于AI智能硬件的高性能精密零组件产品,以及搭载更丰富AI功能的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AI智能眼镜、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

2022年,在歌尔股份最低迷的时候,《市值观察》就曾发文表达过看好公司未来的长线发展,这份信心一方面是基于对VR/AR业务前景的判断,但更重要的是对创始人姜滨充满期待。

姜滨是典型的山东人,喜欢低头干活,不爱出风头,他不止一次的告诫下属,制造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然而,低调谦逊的另一面却是极度的偏执,姜滨是一个100%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做这行的那天起,就有一种往死里做的勇气,这个行业没有老二,你必须干到极致。”

创业初期赚到第一桶金后,所有高管都认为应该买辆像样的新车改善一下公司门面,姜滨却坚持花几十万美元打造当时世界一流的消音室;为了追求技术升级,姜滨曾亲自操刀砍掉了80%的低端制造客户,有钱也不赚。

不短视,不满足,同时又不浮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穿越周期、更上层楼。2010年-2021年,加入苹果供应链的歌尔迎来黄金十年,期间营收增长29倍,净利润翻了14倍,股价更是上涨超20倍(后复权)。作为实控人,姜滨自然成了这泼天富贵的最大受益者,在福布斯发布的《2020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一度以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身家夺得山东首富。

这显然还不是姜滨的极限,如果说苹果造就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辉煌,那么VR/AR等AI智能硬件即将为他带来第二次更大的辉煌。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30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 大厂摸着Manus过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涯角,编辑:肖杨,原文标题:《摸着Manus,字节百度开始过AI Agent这条河》,题图来自:AI生成 通用 Agent(智能体)的火爆,仍在继续。 引爆这一领域的明星初创公司Manus AI,近期被曝出完成了新一轮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在短短不到2个月内,飙升至5亿美元。 被Manus打开未来想象空间的通用 Agen…

    2025年4月28日
    1700
  • 字节蛰伏的“杀招”,呼之欲出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字节跳动又纵身跳入一个千亿级的“大坑”。 上周四(4 月 10 日),虎嗅了解到,字节跳动正在加速推进 AI 眼镜项目,产品会开创性与抖音生态形成支点,并内置自研大模型“豆包”的 AI 能力,考虑采用恒玄BES2800 作为主控芯片,不排除MCU + ISP方案,志在成为仅次于手机、智能手表向用…

    2025年4月15日
    2400
  • 光模块行业业绩翻倍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表现亮眼

    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受益人工智能推动的算力产业链急速扩张,光模块概念股在2024年收获了良好成绩。 截至4月23日,在17只Wind光模块概念股中,有15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财务报告或业绩快报。统计数据显示,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光模块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8%,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具体公司上,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公司实现了业绩翻倍增长。其中,…

    财经 2025年4月26日
    2100
  • 国内母港邮轮市场又站起来了?

    国内邮轮市场继2月天崩开局之后,3月、4月销售量逐渐露出回暖迹象。 闻旅获得的最新进展是,从3月下旬开始,邮轮市场的售卖进度提速,特别是4月,全中国的航次售卖都所剩不多了。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上海荣耀号结束了第一航期的运行。少了一艘大船,市场供应量直接拉下来了,竞争格局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是代理商定价策略作出调整,为确保销量以先出舱为主,哪怕前期赔点也出…

    财经 2025年4月4日
    3000
  • 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哪些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聊起他的职业困惑。 他说:已经做到了总监的位置,在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带过团队,但现在感觉自己到了发展的瓶颈期。 想再努努力,争取升职。打算去考个证,报几个和自己专业、行业相关的外部培训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他问我怎么看。 我说:再往上走的岗位,大佬看重的并不是专业技能。 一 什么是…

    财经 2025年4月22日
    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