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把深圳整急了”

2006年,26岁的杭州人汪滔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思前想后回到深圳,带着一个稍显稚嫩的学生团队开始创业。

十年后,大疆开始称霸全球无人机,当时汪滔曾动情做过总结:“我常常想,这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用去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就可以在踏实做事的埋头苦干当中,达到创业之巅,这样的故事恐怕只有深圳才可以实现。”

二十年后,伴随DeepSeek、宇树科技意外爆红,“杭州六小龙”令各地省市掀起一场反思潮。这当中,“大疆之后再无深圳创新”的声音尤为刺耳。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批判,深圳没有更多解释,而是拿出行动——刚刚过去的周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魄力十足的举措:

  • 大学毕业生来深圳找工作可免费住15天,青年创业最高100万资助;将出台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将设立100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将出台实施新一轮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政策文件;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资金,为初创企业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资助…

不辩不解,只有行动。

杭州爆红,放大了深圳的焦虑

1979年,珠江口咸腥的海风中,宝安县渔民撒下最后一网时,没有人会想到这片荒芜的滩涂即将迎来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城市嬗变。

那是属于深圳的繁花时代,大批有志青年南下来到这里闯荡拼搏,从罗湖第一楼“友谊商场”到拥挤的华强北路,包容开放的深圳遍地黄金,“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更是深入人心。

无数初创团队在深圳如草根野蛮生长,一部部酣畅淋漓的创业故事拔地而起:任正非在深圳湾畔创立华为,书写了中国硬核创新的史诗;在华强北赛格科技园5楼,马化腾团队用OICQ(QQ前身)点燃了中国互联网的星火;王传福在布吉镇厂房拆卸镍镉电池时,已窥见能源革命的先机;汪滔在莲花北村车库钻研着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多年后大疆成为“全球无人机之王”……

仅40年时间,深圳便从一座边陲小渔村,迈进全球3万亿元城市俱乐部,成为“中国最像硅谷的地方”。

直到2025年春节,深圳创业天堂的地位似乎被动摇——DeepSeek-R1大模型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风暴,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上完成一场精彩表演,也由此拉开了华尔街重估中国科技股的序幕。

这两家带来极大科技震撼的公司均诞生于杭州。一夕之间,“何以浙江?何以杭州?”的拷问在各地之间此起彼伏。

当广东湛江人梁文锋在杭州缔造了颠覆想象的DeepSeek,曾注册在深圳的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搬去杭州开发出《黑神话·悟空》,留下一句:“(杭州)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也不太高,大家能够耐得住性子。”

如此种种,向来以创新而著称的深圳,压力可想而知。

其实早在大约十年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就曾被问到——“深圳未来的危机在哪里?”

那时他直言不讳:“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只是这些危机感,贯穿在深圳过去的十年发展中,并不是新鲜事。

被低估的一面

撇去情绪,真实情况也许用不着那么焦虑。

其实作为一线城市,深圳与杭州,甚至与北京、上海、广州都有着极大的不同。深圳VS杭州,两个不同基因的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科技创新,但却走的是不同的产业路径。

杭州以互联网和信息经济领域的模式创新,催生了宇树科技、DeepSeek等在内的“六小龙”科技新势力,其优势在于数字经济生态、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轻资产高增速。

深圳走的则是技术创新的路子,以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不仅有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科技“四龙头”,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科技企业,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生态协同网络,讲究的是“产业集聚”——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这其中,硬件制造和全球供应链是深圳模式的核心,托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

无人机产业便是“深圳模式”的一个典型样本。那年汪滔在深圳车公庙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创办大疆创新时,谁也不会想到日后会崛起成为全球无人机霸主。相较于扶持某个特定的大公司,深圳支持的是整个行业的竞争。

大疆背后,深圳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无人机生态网络,产业链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单是在南山区就有“不出南山就能造一台无人机”的说法——现在,深圳实际运行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有1730家,年产值为960亿元,占据着全国无人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沿着产业集聚、强链补链的逻辑,深圳孕育了大量隐形冠军:如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AI制药颠覆者晶泰科技、激光雷达龙头速腾聚创、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自动驾驶黑马佑驾创新以及跨境电商巨头傲基科技——最近,有投资人将之总结为深圳“六小过江龙”。

此外,还有元戎启行、海柔创新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机器人黑马企业都诞生并成长于深圳。你可能不知道,深圳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并未落后。

深圳的创新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最新披露了一组数据——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市值5.1万亿元,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民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位居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独角兽企业分别有2.37万家、34家,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在深圳,一个初创型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了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需7.65年、6.83年,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的另一面是由创投组成的。放眼全国,深圳堪称最活跃的创投城市之一——2024年深圳新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52支,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

这些年来,深圳不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开创性地设立了“20+8”千亿产业基金群,还创建了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2025年,深圳再开放100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将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如此大手笔,深圳打造科创之城的步伐从未停歇。

从抢人开始

良性的追赶拉开序幕

深圳还会有下一个“大疆”吗?

回想20年前,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到深圳,“孔雀东南飞”的盛景历历在目。时至今日,伴随城市产业升级,对于那些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北上深似乎不再是必选项,他们可能首先想去杭州感受数字经济生态,也可能决定在成都“慢文化”下心无旁骛做创新。

一座城市的创新匮乏与否的关键,终究是人才。

这一次,深圳面向人才开出更诚恳的条件——只要是在深圳就业或创业的人才,都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一张床、一间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务,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可获得15天免费住宿,对于在深就业创业的人才,提供面积不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有志在深圳发展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同时,深圳将实施“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与国内外近100家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单位、知名高校和创投机构签约,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和青年创业者提供用房、资金等全要素支持,最高资助金额达100万元。

创业公司和创新城市往往是相互成就。考虑到初创企业资金紧张,深圳为初创企业梯度配置“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空间——“只收梦想,不收租金”,同时为创业者提供注册登记、融资、保险、会计、法律、数字化等一揽子服务。这意味着,创业者在深圳可以安心搞研发、搞创新。

“深圳是一座很有危机感的城市。”一位已经在深圳生活二十多年的投资人感慨。但它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与其说杭州的崛起之于深圳是一次危机,不如说这是深圳自上而下的一次进化。

同样处境摆在很多头部城市面前。但当美国凭借原子能、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逐渐掌控全球科技的高点,只是一味争辩“哪座城市才是中国创新的未来?”似乎意义不大。

中国创新版图的演进,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在这场史诗级的产业变迁中,中国各大城市其实殊途同归:实现硬核科技国产化,争得全球产业的话语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28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0

相关推荐

  • 湘财股份二次“鲸吞”大智慧,影响23万户股东,下一个东方财富?

    3月16日晚间,两家上市公司同步公告,湘财股份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次日起停牌,涉及逾23万户股东。 这一动作不仅是时隔十年的再度携手,更折射出证券行业在严监管与数字化浪潮下的突围路径。 两家公司均于2025年3月17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时隔十年再出手 十年前,大智慧曾试图以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打造“互联…

    2025年3月25日
    6400
  • 中金:DeepSeek本地部署需求盛行,一体机硬件乘风而上

    在AI进化论系列的前序报告中,我们深度分析了DeepSeek(下称DS)的开源与技术创新,并探讨训练及推理硬件的需求变化。得益于模型工程优化的创新,DeepSeek-R1表现出领先的成本优势和综合性能,其开源策略也降低了AI前沿技术的获取门槛,推升了下游客户对于AI大模型的本地部署需求,我们预期以一体机为代表的私有化算力硬件景气度有望向上。 摘要 C端场景:…

    2025年3月25日
    11800
  • 释放缓和信号!港A汽车股上演狂欢“盛宴”,多股强势封板

    4月23日,A股汽车零部件、汽车热管理、一体化压铸、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等多个板块强势走高。 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爆发涨停潮。截至发稿,肇民科技20CM涨停,襄阳轴承、秦川机床、丰华股份、意华股份、兆威机电等20余股涨停。龙头股比亚迪大涨超5%,总市值达1.13万亿元,此外宁德时代、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股也纷纷跟涨。 港股方面,新能源车企股同样大涨居前。截至…

    2025年4月23日
    5800
  • 抢出口现象再起,3月PMI数据背后的经济信号

    导读 关税敏感型行业的出口订单表现与2024年11月相似,或代表关税预期重新升温后抢出口的短暂再兴,抑或是转口贸易的升温。3月出口有望超预期回暖。若4月初关税落地不及预期,则年内关税仍有不确定性,出口或大幅波动。 摘要 1、3月PMI指数50.5%,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供需均有回暖,内需回升显著,外需出现回升; 价格指数回落,主因原料降价,盈利或有改…

    2025年4月1日
    4900
  • 中信明明:新一轮“抢出口”有望开启

    2025年5月,受上半月美国对华关税以及下半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综合影响,中国出口同比实现4.8%的增长,呈现出一定韧性。结合集装箱运价、订单量等数据,预计在中美关税暂缓期内,新一轮“抢出口”有望开启,对整体的出口表现形成支撑。从进出口份额视角来看,美国占我国出口份额出现显著降幅,美墨之间的关税冲突同样影响到了我国出口商品经墨西哥的转口贸易,未…

    商业 2025年6月10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