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反内卷提速,哪些企业或将率先受益?


8月19日,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打出规范竞争秩序的“组合拳”,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

此次行动距7月初首次行业座谈会仅隔46天,六部委协同之密集、政策落地之迅速,凸显了决策层根治行业竞争格局的决心。

回溯今年上半年,随着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中央财经委员会对“低价无序竞争”的亮剑,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从“价格厮杀”到“价值重构”的关键转折。

在这场产业秩序重塑中,通威股份——这家手握全球30%高纯晶硅市场份额、连续八年蝉联太阳能电池出货量榜首的行业龙头,正以成本控制、技术迭代与全产业链协同的深厚积淀,成为引领行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力量。

资本市场已率先捕捉到积极信号,7月初和8月中旬光伏板块大幅反弹;叠加产业链涨价传导链条逐步贯通,当政策东风与市场规律形成共振,通威股份的价值修复之路已然清晰。

01 反内卷催生光伏产业的“破局时刻”光伏产业高速发展下逐步呈现“分裂态”。新能源转型的强劲势头下,与全球光伏装机增量形成对比的是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雪崩”,当价格普遍跌破现金成本,行业也陷入“越产越亏”的怪圈。

过去中国光伏企业从追赶到超越的过程中,规模扩张成为主要竞争逻辑。但当全球累计装机突破2000GW、逼近煤电规模时,产业逻辑必然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光伏行业的转折,始于政策层面的精准发力。2025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密集出台,直指“低价无序竞争“的行业痛点,为产业健康发展划定了清晰边界。

6月27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明确禁止硅料、组件等产品以低于现金成本价格销售,为光伏产业链设定了价格底线,从法律层面遏制“自杀式降价”,推动价格中枢向合理区间回归。

紧随其后,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3日工信部制造业座谈会进一步强调“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政策的连续发声,释放出“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强烈信号。

政策的针对性,源于对行业规律的深刻把握。通过“规范竞争+鼓励整合”,加速低效产能出清,形成头部引领、技术驱动的新格局。这种整合不仅符合头部化、集约化的产业规律,更能通过优化市场结构,稳定供应链波动,为中下游企业创造合理利润空间。

对于通威而言,政策红利的释放具有双重利好。一方面,“反低价竞争”政策的出台,将极大遏制“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行为,改善“内卷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现状。

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凭借领先的技术、规模、成本等综合优势,其自身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持续巩固。另一方面,政策鼓励的“技术创新”与“兼并重组”与公司“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垂直一体化布局”的战略安排高度契合,为其在新周期中扩大优势提供了制度支撑。

今年也是通威股份压力与韧性并存的一年。尽管上半年业绩受到光伏产品价格下行影响,但公司主业的竞争力仍在强化,光伏各业务板块、成本优势、市占率继续巩固,其中公司组件上半年海外出货5.08GW,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在手现金流充裕,截至上半年末,在手货币资金加可交易性金融资产超330亿元: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成本持续领先的表现,也为公司在行业调整期积累了关键筹码。

02 组件缺货与集采高价共振政策的“及时雨”,迅速在市场层面显现效果。2025年二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从上游到下游的有序回升,标志着供需关系与竞争秩序的同步改善。在“政策限低价+库存去化”的双重支撑上,低价销售行为减少,行业库存从高位逐步回落。

硅料环节率先吹响回暖号角。8月20日,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最新硅料价格数据,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5.2万元/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最高涨幅达3.37%,价格已连续8周上扬。硅料价格企稳后,硅片、电池环节紧随其后,产业链价格回升的传导性逐步显现。

8月18日,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开标结果显示,N型TOPCon组件均价达到0.729元/W,较6月底0.66元/W的低点反弹10.45%,也印证产业链涨价传导机制已重新畅通。值得关注的是,710W大版型组件出现缺货现象,可见组件价格回升并未抑制需求;随着国内组件涨价落地,产业链涨价的顺利传导也将夯实上游盈利进一步修复的信心。

价格回暖的背后,通威股份的“成本支撑+技术溢价”的双重逻辑也在发力显效。从业绩端看,通威股份二季度已环比减亏,随着三季度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修复,这种环比改善的趋势有望得到延续,与行业周期拐点形成共振。

03 政策与行业共振的信心修复光伏行业的积极变化,也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反馈。2025年7月2日,光伏板块掀起涨停潮,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股价大幅拉升,8月15日A股光伏板块再迎集体飙升,光伏ETF基金收涨近4%,创2024年5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也反映了市场对行业回暖的强烈预期,“政策红利+价格改善”的积极作用将会持续释放。

从市场逻辑看,光伏板块的估值修复具有坚实基础。当前,行业前五大硅料企业市占率已接近80%,电池、组件环节集中度也持续提升,这种趋势将有效降低行业波动性,提升头部企业的盈利稳定性。

通威股份作为横跨“高纯晶硅-电池-组件-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龙头,其估值修复空间尤为显著公司通过“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的双主业布局,既分享光伏行业的长期成长,又通过饲料业务的稳健现金流一定程度上对冲周期波动,这种攻守兼备的模式在资本市场也具有独特吸引力。

综上,这场由政策、市场、企业共同推动的价值重塑,终将让坚守技术与效率准则的龙头企业成为新周期的定义者。当光伏行业从内卷中突围,那些坚守“技术创新、成本控制、长期主义”的企业终将赢得新周期的主动权。作为始终引领行业的标杆,通威股份以其在光伏全产业链的领先地位、各项业务的稳健韧性站在价值重估的起点。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读懂通威股份的长期逻辑,或许就能洞见光伏产业的未来。

– END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533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27日

相关推荐

  • 清华学霸,突破卡脖子,一人干出两家千亿级芯片巨头

      国产存储的翻身仗。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合肥,空港工业园。   53岁的朱一明,站在办公室,遥望着窗外15.2平方公里的厂区,心情澎湃。   这里,有他与合肥市政府的千亿豪赌,也有中国存储产业逆袭雪耻的史诗。   【01 改变历史】   朱一明的办公室,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一墙之隔。   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工业稀疏。   如今,…

    财经 2025年7月24日
    5200
  • 江苏宏信超市成功上市,区域零售的另类突围

    宏信超市的成功上市打破了市场对区域零售企业的固有认知。 作者:喻博雅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在消费分级与渠道重构的双重压力下,区域零售企业的资本化路径正呈现出新的可能性。 3月31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625.HK,以下简称“宏信超市”)以“苏中超市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港交所,募资约1.5亿港元。当日,…

    财经 2025年4月1日
    7400
  • 万亿中国平安,寻找估值新「锚」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过去一年,保险业摆脱低迷局面,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数据,2024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7万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2.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同比上升5.7%、19.4%。 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总资产35.91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9.86%;净资产3.32万亿元,较202…

    财经 2025年6月7日
    8800
  • 房企们,向“新世界”招一招手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嬛嬛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过去一年,“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多个顶层会议中都被提及。进入2025年,“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又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其实当前房企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大家都意识到那些能率先完成组织基因改造、构建生态型商业模式的企业,或将开启房地产…

    财经 2025年4月8日
    7800
  • IPO失败的独角兽们,开始卖身上市公司

    体面退出,接受并购。 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卖身了。 资本市场的风向正在悄然转变。随着IPO审核趋严、市场波动加剧,一批曾踌躇满志冲击公开市场的企业纷纷转向并购退出,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交易热潮。 自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明确释放鼓励信号后,如今地方国资纷纷入场:上海组建500亿元并购基金矩阵,安徽、湖北等地国资接连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数据显示,…

    财经 2025年3月30日
    8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