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Keep:港股AI应用板块的“启明星”

新一轮科技浪潮正重塑资本市场对“工具”应用类公司的估值逻辑。

今年以来,拥抱AI的垂类应用如多邻国、美图等均实现市值跃升,展现出市场对优质AI应用的追捧。

上半年,运动科技平台Keep提出“All in AI”战略后,也通过上半年业绩初步验证AI转型成效。财报显示,Keep实现营收8.22亿元(人民币,下同),非国际财报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035万元,AI驱动平台架构转型,并推动经营结果扭亏为盈。

那么,已经成为港股市场稀缺“AI+运动科技”公司的Keep,能打造出最具潜力的AI应用吗?

AI应用龙头引爆资本市场 业绩与估值双双起飞

2025年,AI应用已成为资本市场最关注的板块之一。

无论是美股的AppLovin、多邻国,还是港股的美图,均因AI转型而获市场重估。从共性来看,这些头部垂类应用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积累切入AI,并迅速在业绩上体现成效。

教育科技领域,多邻国在全面转向 AI-First 后,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至4.8亿美元,市值突破150亿美元,市场给予超过百倍的估值;影像科技领域,美图多年亏损后收缩部分传统业务,凭AI实现扭亏,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0%至4.67亿元,市值接近500亿港元。

从“工具”走向AI原生,成为垂类应用释放新一轮成长性的关键。

乘着这股东风,运动科技的“头号玩家”Keep也在今年全面转向AI公司。上半年,公司主动“瘦身健体”,精简非核心的低毛利的居家大器械业务,聚焦运动科学与运动美学两大板块,提升整体经营质量与AI业务专注度。

事实证明,拳头只有缩起来才能更好地打出去。财报显示,Keep毛利率由上一年度同期的46.0%提升至52.2%。同时,AI技术正推动成本效率提升和盈利模式转型,AI教练等产品让订阅业务更加满足“千人千面”的服务需求,平台会员渗透率从去年同期11.1%提升至12.4%,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半年报的扭亏为盈,意味着Keep与多邻国、美图类似,兑现了AI商业化逻辑,进入了AI驱动的新估值周期。

从多邻国、美图到Keep的转型成功,说明AI能够显著拓展垂类应用的成长空间,并带来更大的估值弹性。问题在于,谁能在下一阶段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级AI应用?

孵化全民级AI应用 垂直赛道王者为何一路领跑?

全民级AI应用,更可能诞生于拥有深厚数据壁垒和高频刚需场景的垂直领域领跑者,而非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或侧重AI基建的巨头。

首先,头部垂类应用积累的海量场景数据是AI时代的“金矿”。

Keep宣布“All in AI”后,国泰君安就指出,Keep聚焦垂类场景,数据聚焦运动,有足够的规模性、全面性和复合性。

依托超过4亿用户数据训练的模型Kinetic.ai,Keep推出了AI教练“卡卡”,通过多模态交互实现智能方案生成和实时反馈,将线上训练体验进一步拉近至线下私教模式。

这意味着Keep的服务形态从内容销售向陪伴式训练转变,为ARPU值提升打开空间。上半年,Keep每名月活跃用户的每月平均收入从去同期的年5.8元同比增加至人民币6.1元,大幅提升4.5%。这也反映出Keep基于高质量数据打造了“好用”的AI。除数据外,AI的落地也离不开软件与硬件协同,部分“工具”类应用早期的硬件布局形成了生态级闭环优势。

比如,Keep在装备、服装、穿戴等高潜力硬件品类上的布局,与AI应用形成闭环体验,提升用户为产品和服务付费的意愿。上半年,Keep发展装备、服装、穿戴等高潜力品类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板块实现营收约4.0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同时,与硬件厂商合作形成的更大生态扩大了数据来源,有助于AI应用的迭代优化。上半年,Keep与更多智能穿戴设备对接,比如接入苹果旗下Beats品牌发布的Powerbeats Pro 2运动耳机,拓展心率等实时数据采集。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在智能穿戴领域加大投入,Keep等优质应用能够触达更广阔的用户群体。

最后,相比聚焦做AI“水电煤”的巨头,垂直领域玩家在应用层更专注落地和场景优化。

上半年美图等AI应用估值飙升之时,华泰证券等机构提到一个关键因素:在更进一步的垂直场景应用中,国内应用在产品设计、迭代能力、用户反馈等维度均有优势。

Keep在上半年持续优化自研微调模型Kinetic.AI,并快速推出多款AI产品,并试水海外市场,展现出敏捷的执行力。无论是AI教练、AIGC课程生产、智能助手Kiri,还是面向海外健身人群的个性化健身训练产品FitPulse和AI饮食记录管理产品Calcut,都证明Keep正形成完整的AI产品生态,加快商业化落地。其中,AI教练抓住AI饮食记录这一典型高频刚需场景,对App DAU的留存率攀升至79%,展现出显著产品留存优势。

从数据积累到生态闭环,再到产品留存,垂直领域领跑者具备更强的先发优势。下一个全民级AI应用,大概率会由这些公司孵化。而随着多邻国、美图、Keep的成功转型,AI应用的“英伟达时刻”渐行渐近,这轮科技重估的浪潮更加澎湃。

AI牛市估值逻辑变迁 Keep站在全民运动的黄金赛道

市场正进入以AI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牛市。8月,高盛时隔半年再次明确表态“做多中国”,提出“ 科技股业绩爆发,AI成最大催化剂”。

值得关注的是,与2017年依靠流量驱动的行情不同,本轮牛市更强调技术落地与商业化效率,市场关注的焦点已转向AI订阅收入的占比和利润率。

因此,多邻国以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模式,赢得超过百倍市盈率;美图依靠AIGC重塑影像美学与电商设计,获得近五十倍估值。

与多邻国(语言学习)、美图(影像美化)类似,运动健身是兼具高频、刚需和个性化特征的优质场景。尤其在中国这样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日益增强健康意识的市场,运动科技产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

Keep通过AI教练等功能改进“教与学”关系,弥补了优质教练稀缺的痛点,也展现出与多邻国类似的成长逻辑。

当前,相对于喝到这轮AI重估行情“头啖汤”的Applovin、多邻国、美图等公司,Keep估值仍在相对低位。随着本次半年报初步体现AI战略的成效,市场有望重新定价Keep,公司正站在估值模型切换的起点。注:企业价值/收入(倍);数据来源:Wind

短期来看,AI硬件迭代将带来密集催化。下半年,苹果iPhone 17系列、Meta的Hypernova、阿里的夸克AI眼镜等AI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密集发布。从历史看,应用端两次飞跃都依赖硬件革新(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如今巨头加码智能穿戴,将为AI应用爆发奠定条件。

长期来看,中国庞大的运动市场也有足够空间孵化全民级AI运动应用。IDC报告显示,全球 AI +健身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3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还高达31%。而在AI运动健身赛道,Keep手握2249万平均月活用户和280万平均月度订阅会员,以软硬件协同布局触达更多人群,无疑已经卡位成功。

依托现有的网络效应和不断提升的用户粘性,Keep有望成为一个以“运动科学”为核心的全民级AI平台,增长空间和估值天花板也将随之打开。

来源:港股研究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512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太猛,东南亚市场,日系车守不住了

      重点是树立起品牌,构建起体系化能力、本土化能力。   文 | 华商韬略 齐策   坊间曾有传闻:   东南亚最重要的车展——泰国车展,按照惯例,主办方每天都会公布各品牌的实时销量排名,过去几十年,丰田一直稳居榜首。   但2023年的车展,当某家中国车企收到一笔数百辆的大订单,按计入规则,其总销量将上首次超越丰田之时,主办方却以“订单提交时间已过”为由,…

    财经 2025年6月19日
    7300
  • 争夺方便面“老二”,统一被白象偷家?

    出品 | 摩登消费 作者 | 谢小丹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5年春晚,白象迎来了高光时刻,不仅出现在观众席的圆桌上,在语言类节目中也频频出镜,与喜剧明星沈腾、马丽同框。 3月,白象又被传出了另一喜讯,经过2024年的持续发力,白象在方便面市场的收入很可能已超越老对手统一。这一成绩在格局相对稳固的方便面市场中尤为突出。 自20…

    财经 2025年3月28日
    7900
  • 康师傅的航天基因,韧性生长

    当食品行业开始用航天精神、对标航天品质的技术精度做产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做产业,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登的路径就愈发清晰——真正的竞争力,藏在把“高精尖”落地成“接地气”的每个细节里,写在从“单打独斗”到“众行致远”的转型升级中。 作者:鹤翔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5月29日,中国首个小行星探测航天器“天问二号”一飞冲…

    财经 2025年6月1日
    9300
  • 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社会理应容得下“不上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知趣,作者:刘知趣,原文标题:《北上广还是小县城?社会理应容得下“不上进”》,题图来自:AI生成 20世纪末,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失落的年代”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停滞,也促使日本社会的心态与价值观经历了剧烈的改变。 一方面,东京、大阪等大都市依旧延续着高强度的职场文化,年轻人为了立足,在“过劳死”的阴影下拼命地工作;…

    2025年7月28日
    5500
  • 达利园巧可派如何以“老经典”撬动“新需求”?

    以经典形态降低认知成本,用健康升级满足新需求,借场景细分拓展消费空间。 作者:喻博雅编辑:鹤翔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的休闲食品行业,正呈现出“质价比为王、品类提质与创新、渠道碎片化加剧”三大特征。 一方面,需求端从“低价优先”转向“质价比主导”,低糖、低脂、高蛋白等清洁标签产品增速显著,功能性零食(如…

    财经 2025年5月10日
    1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