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经济时报》举办的论坛上对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一事作出强硬回应。他表示,印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但印度有明确的“红线”,将始终依据国家利益作出决策。苏杰生强调,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是谈判的底线,印度对此非常坚定,不会妥协。
苏杰生的言论显示了印度在与全球伙伴接触的同时维护国内利益的决心。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印度不同意开放其庞大的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印美贸易谈判破裂。随后,美国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加剧。目前已有25%的关税生效,剩余部分预计将于8月27日起实施。凯投宏观分析师警告称,如果关税全面实施,印度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速将各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危害可能更大,因为高关税可能会削弱印度作为全球新制造中心的吸引力。
美国原定于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贸易谈判代表团计划已被取消,谈判前景暗淡。对于美国批评印度购买俄油并转售成品牟利这一主要分歧,苏杰生表示困惑,他认为最初是美国人让印度尽一切努力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比如购买俄油。他批评美国加征的关税不公正、不合理,并指出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不一致,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规模远超印俄。
苏杰生还讽刺道,一个自称亲商的美国政府却指责别人做生意,这很有趣。如果美国觉得买印度的石油或成品油有问题,可以选择不买。他还重申了印度在印巴关系上的立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国内已形成共识,不接受任何在印巴关系上的调停。苏杰生强调,无论是贸易、农民利益还是战略自主,印度政府态度都十分明确,会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这些利益。
苏杰生提到,特朗普治下的印美双边关系及多边合作表明,印度不会在不同集团间被迫二选一,而是要适应环境和挑战的本质。苏杰生近期访问了俄罗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讨论双边贸易、经济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话题,表明印度不会中断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分析称,过去几十年,印度经济受季风和能源石油的影响最大。印度在过去几年经济增长率较高,是因为疫情反弹、与俄罗斯开展廉价的石油贸易以及莫迪政府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在农业和能源问题上都很难对美国做出让步,也不愿完全妥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