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上证指数延续强势表现,创下本轮行情新高,收盘报3766.21点,涨1.04%。在此背景下,保险板块A股与港股双线上涨。
消息面上,“平安系”连续举牌两大同业巨头。8月19日、20 日,平安人寿连续两日发布公告称,其委托平安资管通过港股市场增持中国太保H股及中国人寿H股,持股比例均达到5%,触发举牌。这是自 2019 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 H 股后,六年来险资再度大举加仓同业股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同样会关注保险股,保险股也属于“红利”范畴。同时,保险行业基本面并没有市场担心的那么差,当前估值或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保险股资产与负债两端的压力,险资举牌指向了对自身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认同。”中泰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向北方经济网指出。
保险股上涨,平安人寿“闪电”举牌两家保险公司H股
今年以来,保险股大幅上涨。截至8月20收盘,新华保险A股累计上涨近40%,H 股涨幅更超127%;中国太保A股累涨近 22%,H股涨幅达54%;中国平安、中国人保A股涨幅均超15%,H股分别上涨30%、77%;中国人寿H股亦录得72%的累计涨幅,几大保险巨头显着跑赢恒生指数25%的涨幅。
这是六年来险资首次对同业保险股发起密集举牌。此前2019年中国人寿曾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 5.04%。尽管两次举牌主体有所不同,但标的均指向估值更低的港股保险板块。
某大型险企精算人员向北方经济网分析指出,当前保险股估值体系已从“静态股息率”转向“动态利差改善和权益弹性溢价”的双重定价,这与行业基本面变化密切相关。
从估值层面,港股保险股的配置价值更为突出。中国太保A/H股溢价率长期维持40%左右,中国人寿A/H股溢价率长期维持在100%左右,明显的套利空间叠加高股息特征,形成独特投资吸引力。截至8月20日收盘,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H股股息率分别达3.18%、2.89%,较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约1.75%)存在明显溢价。
险资加速入市,中国人寿增持中国电信2亿股
年内,政策层面的“组合拳”为险资入市注入强劲动力。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发文,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拓宽权益投资空间;7月,财政部对险企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进行调整,改为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完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更契合险资长期投资的特性。
“A股慢牛有望改善当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投资生态,新准则实施后股票持仓上涨对险企盈利弹性逐步放大。”葛玉翔向北方经济网表示。
从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来看,险资调仓动作频频。在增持数量较大的个股中,今年二季度,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2.06亿股,期末持仓市值达15.17亿元;中国人寿增持中国电信2.05亿股,期末持仓市值近85亿元;瑞众人寿、利安人寿也分别对西部矿业、常熟银行进行了超过1000股的增持。
据北方经济网梳理,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其中,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均获平安人寿多次举牌;此外,浙商银行H股、杭州银行A股、中信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也纷纷被险资纳入举牌名单,银行股在险资配置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