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处涉中医违规广告 起底“中医堂”黑灰产业链!当你在短视频平台刷到“百年中医世家秘方”或“三天根治阳痿早泄”的广告时,是否想过这些穿着白大褂的“老中医”可能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2025年4月,浙江宁波警方摧毁了一条以“中医堂”为幌子的黑灰产业链,揭开了违规医疗广告与公民信息倒卖交织的犯罪网络。
宁波网警发现的这条产业链运作模式令人震惊。金某团伙通过周某等中间商,以每套200-500元的价格收购营业执照照片、法人身份证等信息,随后在短视频平台频繁更换绑定账号,持续发布壮阳药等违规广告。仅半年时间,该团伙就通过50余万元流水获利。其行为触犯了《广告法》第十六条关于医疗广告禁止含有功效断言的规定,以及《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这种“营业执照倒卖+广告引流”的模式已成为行业毒瘤。北京泽源堂中医研究院曾因公众号宣称“三次治愈牛皮癣”被罚8000元,佳木斯正膏堂中医门诊也因虚假广告被处以1500元罚款并责令消除影响。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业法人为了几百元报酬,主动出售营业执照,成为犯罪链条的帮凶。
这些违规广告通常具备三个明显违法特征:一是疗效断言绝对化,如使用“根治”“百分百有效”等词汇;二是资质造假,冒用正规中医机构名义或伪造医师资格;三是存在信息倒卖行为,通过非法获取的营业执照规避平台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曝光的典型案例显示,上海某公司宣称保健品能治疗癌症被罚10万元,北京某口腔医院因“上午种牙下午吃肉”的虚假广告被罚7342.88元。这些处罚依据的是《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对虚假广告最高可处广告费用五倍或一百万元罚款。
遭遇“神医”诈骗时,不同维权渠道各有侧重。平台投诉适合广告仍在展示阶段,提交截图和商品链接后,3-7个工作日可获得下架处理;12315举报需要准备付款凭证、广告承诺与实物对比证据,处理周期约15-30日;若涉及金额较大或信息泄露,应向公安机关报案,需提供完整证据链,立案审查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提醒,集体维权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主张赔偿。2023年北京朝阳区某公司因虚假宣传消毒机杀灭新冠病毒被罚20万元,就是通过市场监管举报渠道查处的典型案例。
有效维权离不开四大核心证据:聊天记录建议用手机录屏保存,避免截图被质疑篡改;支付凭证要包含完整商户信息,第三方支付需申请电子回执;广告内容可通过“权利卫士”等APP进行区块链存证;身体损害证明包括医疗检查报告、心理咨询单据等。佳木斯正膏堂被处罚的案例表明,即便广告已删除,只要存证完整仍可追责。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合规提示强调,对保证治愈率的广告要保持警惕,这些往往是维权的重要突破口。
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商家资质,警惕“祖传秘方”等话术。一旦受骗,立即启动“平台投诉+行政举报”双通道,按照“保存证据—及时行动—持续跟进”的步骤维权。宁波警方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的案例警示我们,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正如网警提醒,发现信息泄露线索要及时举报,这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更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公民责任。记住,对违规医疗广告的每一次有效投诉,都是在为医疗市场清淤排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