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如无意外,小米的首款AI眼镜将在下周正式发布。

就虎嗅目前汇总到的信息来看,这是一款从功能、形态上全面对标RayBan-Meta的AI眼镜,但不同于前者的单SoC芯片方案,小米AI眼镜将采用“系统级SoC+协处理器”的双芯片方案。

另外,相较于目前主流的“墨镜式”和“光学镜架式”的两种形态,小米AI眼镜大概率会使用“光学镜架+电致变色玻璃”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RayBan-Meta,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较为遗憾的是,笔者目前尚未见过真机,但一位AI眼镜品牌创始人向虎嗅表示,他曾体验过这款眼镜的原型机,评价是“完成度非常高”。

这倒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回顾过去一年的AI眼镜赛道,互联网大厂、AR眼镜厂商、创业公司三方纷纷入局。

小米在这场角逐开始前,便已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相较互联网大厂,小米在硬件研发上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此前多年围绕“眼镜形态”产品的开发,也为AI眼镜积攒下宝贵经验,能规避掉常见的技术陷阱。

更重要的一点是,小米不需要去考虑“如何与手机厂商做流量分成”的问题。

而相较于一般创业公司和传统的AR眼镜厂商,小米在渠道覆盖、供应链管理上有着更加成熟的体系,还有生态整合能力,更是其无法忽略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手握“技术、经验、生态”三张王牌的小米,究竟能在AI眼镜市场搅起多大波澜?

年轻人的第一台AI眼镜?

为什么小米会做一款对标RayBan-Meta的产品?因为从产业链发展情况来看,现在能满足批量出货的只有这一种形态。

我们先来盘点现阶段AI眼镜的品类:

第一类是无摄像头、无显示,只支持语音交互的AI眼镜。可以很肯定地说,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可能到了明年就不会再有公司去进行研发,因为它能实现的功能,通过TWS耳机基本都能实现。

第二类就是以Rayban-Meta为代表的,集成摄像头但没有显示的AI眼镜。这类产品功能主要集中在拍摄、AI交互、实时翻译上,在交互上主要以语音和触控为主。

第三类产品是基于AR显示技术的AI眼镜。这类产品在应用丰富度上足以实现蜕变,比如前不久雷鸟发布的X3 Pro,可以支持“实时导航功能”,让步行路径直接在眼前呈现。

不过,这个方案对于光学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光波导+MicroLED”的组合才能实现,让成本大幅提高,部分高配置产品甚至逼近万元价位。

综上所述,如果在成本与产品体验之间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RayBan—Meta形态的眼镜,当下应该算是最优解。

实际上,小米早在2022年,就做过一款类似的产品。由于当时生成式AI尚未爆发,而这款眼镜主打的功能为拍照,因此小米将其命名为“米家眼镜相机”。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这款眼镜相机最早以众筹的形式售卖,在发布5分钟后众筹金额就突破100万元。不过,这款产品也饱受诟病,除了成像画质和视频防抖这些常见问题外,其100克的重量、光机导致的重心前倾也让它的佩戴体验可谓相当糟糕。

后续的RayBan-Meta能够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Meta将机身重量控制在了49克,能够满足理论是“全天候”的使用条件。

回到本次即将发布的“小米AI眼镜”上,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它的机身重量在同一水平线上。但相较于RayBan-Meta,小米AI眼镜还有一处调整是,它极有可能额外配置了一枚协处理器芯片,比如恒玄2700/2800去处理诸如待机、音频等低功耗场景。

结合小米近年来在高密度电池技术上的积累,笔者认为它的续航时间可能会大幅领先于RayBan-Meta。

另外,据产业链消息,小米AI眼镜很可能配备了“电致变色镜片”,这些技术过去在AR眼镜上,曾被Xreal等厂商使用过,主要是为应对环境光线变化问题。

不过,在一个没有显示屏的AI眼镜上,电致变色镜片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实际作用,可能还要等到发布会上去揭晓。

最后再说说这次小米AI眼镜的定价问题。

之前的“米家眼镜相机”其众筹价格为2499元,笔者认为小米首款AI眼镜的定价不会高于这个价格,因为在去掉自由曲面AR光机后,成本已明显降低,另外参照目前市面上的几个功能类似的竞品来看,其定价也在1600-2100元之间。

小米的首款AI眼镜,起售价大概率也在这个范围区间内。

小米入场,会改变什么?

在谈到某类消费电子的发展前景时,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生态,而当下的AI眼镜行业基本不存在所谓的生态。不过,小米的下场很可能会让这个局面迎来一丝转机,行业生态可能就此趋于整合。

我们先来说说AI眼镜行业为什么难以形成生态。

首先,行业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大多数厂商论证的都是单一功能的突破。

其次,之所以传统的互联网厂商都在押注AI眼镜赛道,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该品类可能是下一个流量入口,而这就又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智能手机厂商产生矛盾。

需要明确一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眼镜都无法摆脱智能手机,成为独立的硬件平台。原因无他,如果想要贴上AI的概念,眼镜芯片的那点算力根本不够看的。

在AI相关的任务处理和调度上,可以分为两种路径。第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端侧算力完成,第二种是更复杂计算,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向云侧传输请求或数据。在两种情况下,智能手机要么扮演后台的角色,要么扮演中继的角色。

不妨做个假设:一家互联网大厂希望通过在自家的AI眼镜上推广本地服务,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与智能手机厂商进行流量分成?

在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厂都想努力突破终端厂商的桎梏,比如腾讯尝试收购黑鲨、字节不惜砸下300亿元扶植Pico,背后的原因都是想在智能手机之外,开辟出新的流量入口,以避免出现当年“华腾大战”时的窘境。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Pico曾承载着字节抢夺流量入口的希望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AI眼镜无法成为独立硬件平台,互联网大厂与手机厂商之间,就难以形成稳定且牢固的生态。

而小米的特殊之处在于,智能手机本身就是它的基本盘,独立开发的系统和品类丰富的生态链产品,还能够进一步帮助AI眼镜去拓展能力边界。因此,笔者认为,小米有极大概率会成为第一家跑通AI眼镜生态的公司。

另外,当一家打通AI眼镜软硬件的大厂出现后,对于创业公司和过去的AR眼镜公司来说,他们势必要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更加紧密的绑定关系,而这一过程也势必伴随着大量的兼并与收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在短时间内会形成“马太效应”。

因为马太效应的产生需要有明显的“竞争机制”,比如智能手机在4G到5G的过程中,百花齐放的国产手机厂商逐渐收敛为头部的五六家公司,而现在的AI眼镜行业显然没有到这个阶段。

另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Wellsenn XR发布的报告,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为550万台,未来6年的CAGR高达97.4%,在现有的消费电子品类中,几乎再也找不到如此高增量的市场。

因此,对于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大厂的加入会让他们压力剧增,但AI眼镜这个赛道仍布满着机遇。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95539.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125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3日 上午10:15
下一篇 2025年6月23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 六边形小米,或许仍有悬念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当下的小米,真有点“六边形战士”那味了。 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期内营业收入达到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64.5%,两项核心财务数据均超出彭博此前给出的预期。 具体到各业务板块上,可谓“全面无短板”:…

    2025年5月29日
    8400
  • 给Manus七分钟,它可以做什么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余杨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5月18日消息,NVIDIA特供的H20芯片被禁止向中国销售,黄仁勋批评美国的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政策,认为应让美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而大洋彼岸的另一面,Manus大方选择了开源。 作为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Manus于5月13日宣布开放注册,所有人均可使用。 在此之前,这款国产AI Agent产…

    2025年5月20日
    9200
  • 战争遗孀正在陷入捞女指控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个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提起战争中的爱情,估计不少朋友们都能想起喀秋莎这首歌。 在很多国家的传统的爱情文学范式中,有一个文学母题,就是“等待从战场归来爱人的女性”: 从歌曲《喀秋莎》,到描绘士兵妻子苦难与坚守的电影与宣…

    2025年6月27日
    3600
  • 爱康国宾揭开癌症早发现的疮疤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AI生成 爱康国宾把矛盾激化了。 “我很期待爱康国宾起诉我,我随时做好了应诉的准备。” 7月30日晚上8点55分,北京律师张晓玲通过微博公开表态。她还针锋相对地写道:“几百块钱的体检费什么都查不出来,为什么还要收这几百块钱,骗钱吗?”“为了维护15000名员工的尊严,800万体检者活该?…

    2025年8月2日
    3000
  • TCL智家刚柔并济,能否驯服“奥马”?

    斑马消费 范建 虽然,TCL掌门人李东生已入主奥马电器4年有余,并将其变成了TCL智家,但对核心控股子公司奥马冰箱的一些遗留问题,始终没有完全理顺。 今年以来,公司一面安抚、一面起诉,试图刚柔并济驯服“奥马”。 毕竟,奥马冰箱对于TCL智家太过重要了,公司无法承受可能存在的管理失控风险。 难以驯服的“奥马” 这些遗留问题,还得从奥马电器的发展历史说起。 20…

    财经 2025年7月23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