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财险、天安人寿落幕: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多名原高管终身禁业

2020年7月被原银保监会接管的天安财险、天安人寿近日正式迎来了自己的终局。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天安人寿、天安财险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多名原高管被罚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

行政处罚信息中列示了天安财险、天安人寿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公司治理报告不真实、部分高管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即履职、违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共有问题。此外,天安财险还涉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等;天安人寿则存在董事尽职报告存在不实声明、薪酬管理报告不真实、违规将投资资产用于担保或提供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

基于上述行为,这两家保险公司均被采取吊销业务许可证的“终极”行政处罚。同时,天安财险的郭予丰、高焕利、奚星华、王浩以及天安人寿的王伟、吉喆、张璐共7人被罚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

其中,有多人曾担任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高管。公开信息显示,郭予丰曾任天安财险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高焕利曾任天安财险总裁,奚星华曾任天安财险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王伟曾任天安人寿董事会秘书,吉喆曾任天安人寿董事。由于天安财险是西水股份(已摘牌)的核心业务,因此郭予丰及高焕利等天安财险原高管也曾在2024年8月被内蒙古证监局给予警告并罚款,上述两人当时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这两家保险公司另有多人被处以3年~10年的禁业、撤销任职资格、警告并罚款等措施。

除了天安财险、天安人寿之外,同一批被监管接管的风险机构华夏人寿、易安财险6月6日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其中,易安财险的13名相关责任人员因违规资金运用损害公司利益、委托无保险中介资质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并罚款171万元,曾任易安财险总经理的曹海菁被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华夏人寿旗下资管公司华夏久盈则因关联方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协助其他机构违规大幅虚增偿付能力、违规运用资金造成重大损失等行为,25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266万元,其中5人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其他多人亦被禁业数年不等。

在此轮严厉的行政处罚落地前,这4家保险机构的风险处置方案均已落地。

具体来说,2023年成立的中汇人寿接管了天安人寿的保单负债、有效资产及全部机构网点;2024年成立的申能财险受让了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2023年成立的瑞众人寿承接华夏人寿资产负债,并于今年4月获批受让华夏人寿持有的华夏久盈99%股权;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最终于2023年被比亚迪收入囊中,已变身比亚迪财险。这几家保险公司保单持有人的保险合同权益也将由承接机构继续履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974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3:17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3:18

相关推荐

  • 经济学泰斗、央行界的“一代宗师”,逝世

    2025.06.02 本文字数:210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高雅 当地时间6月1日,以色列央行发布声明称,世界着名经济学家、以色列央行前行长及美联储前副主席菲舍尔(Stanley Fischer)于5月31日逝世,享年81岁。 菲舍尔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其职业生涯横跨学术界、国际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

    2025年6月2日
    7800
  • 证监会: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特别是绕道减持、变相减持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行为

    5月15日,证监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活动上的致辞中提到,证监会将与有关各方、社会各界进一步凝聚共识,协同推进投资者保护工作,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和信心。 陈华平表示,证监会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抓紧出台深化…

    观察 2025年5月15日
    8600
  • 胖东来为有犯罪前科人员留20个岗位,当地回应→

    2025.08.08 本文字数:504,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大河报消息,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新乡胖东来三胖开始进入招工阶段,此次预计招工名额在1000人左右。 于东来在发布的招工消息中提到,此次招工规划有着特别的安排。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名额划定给在新疆、西藏高原艰苦地区做出巨大奉献的退伍边防军人。 此外,招工规划中还有百分之二的名额…

    2025年8月8日
    3700
  • “理财刺客”横行,30万亿财富保卫战亟待制度补丁

    银行理财产品宣传收益与实际收益严重不符的乱象,正在削弱投资者对理财市场的信任。 随着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以寻求更高回报。然而,不少投资者遭遇“理财刺客”:满怀期待购入宣传中高收益的产品,到手实际收益却大幅缩水,甚至亏损。 比如,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为招揽客户、扩张规模,通过标高收益率等“障眼法”诱导投资者入局。某产品宣传界…

    观察 2025年6月19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