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引子

近期,投资者们除了关心美债的问题,还很关心日债的问题,原因是近期日本40年国债利率大幅飙升,创了N年以来的新高。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不少人下意识的反应是,日本的财政状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ps:总量问题的范畴),才导致日本国债利率飙升。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真实的驱动力在于政治(ps:结构问题的范畴),日本因为政治因素改变了其汇率取向。

下面我们将展开我们的分析,并给出一个具备逻辑一致性的解释。

主权债务的超主权货币还原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国际投资者会认为1.70%的十年中债好于4.5%的十年美债呢??这是因为国际投资者不会裸持有十年中债,他们会持有一个组合头寸,一方面持有十年中债,另一方面持有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远期合约。这实际上是一个美元敞口的头寸,它的收益远不止1.70%。

因此,对于任意国家的长期债券,我们不应该只观察其本币计价的利率,还应该考虑其掉期点状况。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根据利率平价,十年中债利率+外汇掉期点应当大于十年美债利率。(ps:假设美债的评级依旧是AAA,可以代理超主权债务利率)我们可以把“十年中债利率+外汇掉期点”简称为美元还原后的中国国债利率。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如上图所示,2025年之前美元还原后的中债利率远高于同期限的美债利率;但是,进入2025年之后,二者开始收敛。主要原因有两个:

1、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2、美国债务问题愈发严重;

推理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对任意主权国家而言,其美元还原后的长期期国债利率均应高于全球该期限的无风险利率,如果美国政府财务状况ok,那么,这个无风险利率就是十年美债利率。

更进一步,该国的政府债务状况以及经济状态越好,该国美元还原后的长期限国债利率跟无风险利率的利差越窄。

那么,为什么要美元还原呢??因为美元是超主权货币。

说实话,如果不去较真美元和美债的不同,大家不会去想把任意主权国家的国债还原成美元计价的形式。

事实上,如果都还原成美元计价的形式,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中国、美国、日本均可以类比成一个个普通企业,都有信用风险(ps:均为主权债务),其债券收益率都应该高于同期限的无风险利率。

当美国的状况极度健康时,我们可以用美债利率代替无风险利率。

当我们不用超主权货币进行还原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混乱;一旦我们完成了还原,很多事情变得一望而知。

非美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质

对于任意主权国家而言,无风险利率是给定的,这类似于我们的企业和国债利率的关系;在短时间内,期限利差也是给定的,这类似于我们的企业评级在短时间内基本上是稳定的。二者综合就引出了一个自然结果:

对于任意主权国家,短时间内,其美元还原的长期国债收益率是给定的,即这是一个外生变量。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真正可变的是利息的支付形式,多大比率以国债利率形式分摊,多大比率以掉期点形式分摊。换言之,真正可变的是,多少利息是财政部付,多少利息是央行付。

在美元还原后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交汇了。

不难发现,对于普通的主权国家而言,他们没有真正独立的货币政策,其货币政策的本质就是汇率政策。那么,真正的货币政策在哪里呢??在美联储那里。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知道了日本国债是怎么回事了。

1、日本国债零利率

这要求国债账户不付钱,所有的钱都由汇率账户来出。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于是,我们看到日元长期贬值,即日本央行以掉期点的形式支付国际投资者利息。

零利率并不是真的零利率,日本央行根本没办法白嫖,那只是个障眼法罢了。

2、日本国债利率大幅上行

有了零利率情况作为参考情形,我们就容易理解本轮利率快速上行了。出于某种原因,日本想减少汇率账户的支出,于是,国债账户就要被迫多付钱了。

关于日本国债问题的实质

如上图所示,最近一年内,我们看到了两拨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旦我们观察美元计价的日本长期收益率,我们就能明白,日本遭遇的不是总量的问题——信用利差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两个账户如何分摊利息支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汇率账户全负担的模式一定会养肥了一大批人,突然转向一半对一半模式,甚至于国债账户全负担的模式,必然会有人遭遇重创。

现在美国和日本正在就经贸问题进行谈判,这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与此同时,日本在改变两个账户的分摊结构,这是另一个政治问题;二者实际上是纠缠在一起的。

最后,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

1、美元是超主权货币;

2、美联储决定全球的无风险利率水平;

3、美债是主权债务;

4、其他国家的货币是主权货币,其他国家的债务是主权债务;

5、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本质,既是汇率政策,也是分配政策——如何摆布利息成本在国债账户和汇率账户的分配;

6、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实的零利率很难存在;

7、明面上的零利率是因为主权国家特殊的负担分配方式,仅此而已,不要大惊小怪;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399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如何看待2025财政政策力度及节奏?

    2025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显著加码,赤字率升至历史高位,并通过两本账联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5.6%,而收入同比下降2.6%,反映出财政刺激节奏前置、发力加快。 在宏观效果层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社零、制造业和基建投资表现亮眼,体现财政政策对内需修复的关键支撑作用。 然而,4月外部环境扰动加剧,制造业PMI及新出口订…

    商业 2025年5月15日
    2800
  • 4天3板狂飙后,吉林化纤大股东闪电减持,股价跳水超7%

    ​4天3板的碳纤维龙头吉林化纤昨夜突爆减持! 公司公告显示,股东上海方大于5月16日减持1%股份,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 今日开盘后,该股股价大幅跳水。截至发稿,跌超7%,报4.67元,总市值缩水至114.8亿元,前期连续涨停的强劲势头戛然而止。 大股东高位减持1% 5月19日晚间,吉林化纤公告披露,公司股东上海方大于5月16日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24…

    2025年5月20日
    1800
  • 中信证券:特朗普对关键问题点到为止,市场情绪等待非农验证

    特朗普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的发言涵盖了较多社会议题,移民和边境问题占据了较多的篇幅,但对市场关心、影响资产价格的问题都“点到为止”,没有太多增量信息。发言提到了削减支出和减税等平衡联邦预算的问题,但如“卖金卡”这样“不拘一格”的方法侧面显示了美国财政和债务问题的棘手,结合最新共和党预算案,我们延续此前观点,认为特朗普2.0时期大概率仍是财政扩张。近期,密歇根…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4500
  • 信用利率化,如何根据流动性择券?

    主要观点 信用债利率化,信用定价中信用风险权重降低,流动性风险重要性提升。信用利差由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构成,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风险逐步出清、一揽子化债方案持续推进、发债主体违约风险呈收敛趋势,信用债的定价中信用风险的权重总体下降,2024年以来AA-普通信用债的利差下行多超过100bp。同时,随着信用利差的压缩,信用债的流动性成为择券的重要考量。2024年…

    2025年3月25日
    4000
  • Manus估值36亿了?

    模型推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Agent成为2025年最热的AI投资方向,在这波热潮中,Manus成为第一个在国内刷屏的Agent,甚至可以说开启了Agent元年。 这家公司最近又有新动向。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Manus AI背后的公司“蝴蝶效应”获得了由美国风投Benchmark领投的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7500万美元(约合5.46亿人民币)。此前Man…

    商业 2025年4月27日
    4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