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6月30日,摩尔线程与沐曦两家国产GPU公司在同一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正式吹响冲刺上市的号角。

在这场国产GPU的冲刺中,摩尔线程与沐曦的创始团队皆堪称豪华。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并执掌中国区业务,对GPU行业的全球格局和市场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沐曦创始人陈维良来自AMD,曾主导AMD数代核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对GPU架构设计和技术演进有着深厚的专业造诣。

身处国产GPU热潮之中,又有明星创始团队光环加持,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早早就已进入了“独角兽”行列。上市前,摩尔线程Pre-IPO投前估值已经达到246.2亿元,沐曦也超过了210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关于谁是“中国英伟达”的争议也愈发甚嚣尘上,但就从两家公司披露的招股书信息来看,讨论这个问题实在为时过早。

作为国内最具潜力的GPU公司,摩尔线程与沐曦的所反映出的也是这个赛道的现状——从“可用”到“好用”,国产GPU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亏损不是问题

在摩尔线程与沐曦的招股书发布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再次见识到了芯片行业的“烧钱”属性。

根据摩尔线程的招股书,从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分别为4608万元、1.24亿元及4.38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及14.92亿元。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GPU行业高昂的研发成本。同样以摩尔线程为例,其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8.1亿元,这相当于是三年内公司营收的6倍多。

另一边的沐曦在这个问题上也不遑多让。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沐曦营收分别为42.64万元、0.53亿元、7.43亿元、3.2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2.33亿元。

综合来算,两家公司在过去三年总共亏损了82亿元。

不过,这种起步阶段的大肆烧钱,在芯片行业中实属常态。比如英伟达在2009年受“显卡门”事件(GF系列显卡存在硬件设计缺陷问题)影响,该年亏损达到8700万美元,而其当年的研发费用还是提高了20%,达到8.9亿美元。

因此,摩尔线程与沐曦的亏损,完全在预料之内。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于国产GPU厂商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可能真的就是谋求上市。

一方面,业内美元基金大多已经离场,考虑到GPU企业短期注定无法盈利的特性,地方国资也很难持续性地为其输血。

另一方面,随着科创板“1+6”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叠加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落地,为GPU企业形成了极为宝贵的上市窗口期,特别是这类企业由于其“硬科技”的特性,资本市场本就对其相对包容。

当然,这一切还是离不开产品作为基础,毕竟就算是把“国产替代”挂在嘴边,也得需要载体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而这一点,现阶段摩尔线程和沐曦完成得都很不错。

先说说摩尔线程。目前摩尔线程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形成了“芯片-板卡-一体机-集群”四条产品线,覆盖AI智算、图形渲染、计算虚拟化和面向个人娱乐与生产力工具等应用领域。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值得重点说下的是摩尔线程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该架构涵盖了统一的编程模型、软件运行库、驱动程序框架、指令集架构等,它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帮助开发者在基于MUSA开发的应用上赋予更好的可移植性,这是目前GPGPU这类单一AI加速卡产品所不具备的。

另外,摩尔线程在桌面级显卡的开发上,也算是国内GPU厂商中“独一份”的存在(指能批量出货)。

虽然桌面级显卡听起来没有“AI加速卡”那样高大上,但是桌面级显卡开发的工作量要远大于后者,因为需要为各种游戏去进行驱动程序的开发与优化,而且不同于英伟达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游戏厂作为支持,摩尔线程的驱动程序开发,几乎是从零做起。

根据摩尔线程招股书所披露的,目前旗下的桌面级显卡MTT S80性能基本相对于英伟达上代中端显卡RTX 3060,而在驱动程序的开发上,MTT S80已经适配近千款游戏与应有,但较后者可能还要差两个数量级。

相较于摩尔线程“大而全”的产品矩阵,沐曦在GPU产品开发上要更加专注,其产品多集中于训推一体或通用计算芯片。

沐曦的优势在于,其产品矩阵全部基于自主研发的GPU IP和指令集,这种从底层核心技术进行自研的模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优化产品构型,使其具备高能效与高通用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对外部IP授权企业的依赖,在中美地缘政治的博弈中,这个特质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关键胜负手。

在产品方面,可以用两款产品作个对比:MXC500曦云系列产品,FP32算力达15TFLOPS,英伟达A100的FP32性能为19.5TFLOPS;另一款单卡产品MXN100的INT8整数算力为160TOPS,FP16浮点算力为80TOPS,相比之下,英伟达A100 GPU的INT8算力达624TOPS,FP16浮点算力为312TOPS。

可以看到,虽然与英伟达相比仍存在差距,但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诸多对算力有一定要求的应用场景,如部分科研机构的日常运算、智算中心的基础任务等 。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沐曦的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2025年一季度),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

成绩之下,仍存隐忧

从上面对两家公司的基本面、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分析,能够看出无论是摩尔线程,亦或是沐曦,在现阶段的国产GPU竞赛中,均能够牢牢占据第一梯队的生态位。

至少从国内市场对GPU的需求上来看,“自主可控”的权重丝毫不弱于“算力补充”,因此这两家公司无论能否成功上市,其在现阶段展示出的能力都会让他们保持一个较高的下限。

而如果讨论两家公司未来能否成为“中国英伟达”,就必须考虑到市场验证的问题,而从他们公布的招股书来看,可谓是各有各的困境。

先说说摩尔线程,从招股书上看,目前这家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客户的复购率并不高,比如在2022年-2024年期间,仅有极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家公司连续采购了加速板卡与一体机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极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摩尔线程的核心经销商之一。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而如果对照沐曦的同期招股书,就会发现包括新华三、创世云科技在内的公司都曾有连续采购的记录。

但沐曦的面临的困境可能并不比摩尔线程小,因为在这份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到2025年的第一大客户是超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上面的极致电子一样,它也是沐曦的核心经销商,其采购金额达到沐曦在今年一季度主营业务营收的39.95%。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这就很难让人辨别,这部分产品究竟是卖到了第三方手中,还是以压货的形式存于经销商手中。

总的来说,从市场验证的角度来看,目前国产GPU可能还只是维持在“可用”阶段,还远未到对标国外产品的水平。

另外,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潜在威胁是产能问题。

由于两者都属于Fabless厂商,需要晶圆代工厂去流片、生产,而在BIS新规出台后,国内AI加速卡已经基本再无到中国台湾或是韩国代工的可能,几乎一股脑地涌入中芯国际。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僧多肉少”的局面:虽然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的产能和良率已趋于稳定,但是已无法匹配设计厂商的需求。

而在目前中芯国际先进产能的客户中,有国家“信创”单位、有大厂关联的半导体企业,还有脱胎于中科院及国防院校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摩尔线程、沐曦及一众GPU创业公司,能够抢到多少代工产能,恐怕要打上个问号。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随着未来代工厂的产能扩充,这些国产GPU创业公司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36665.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365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上午10:41

相关推荐

  • “全球第一网红”,也想来中国

    5月的一天,一架从中国飞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飞机上,坐了7位粉丝数为千万或百万级的头部中国博主。他们长途跋涉要去见的,是一位粉丝数亿级的美国博主。 迎接考察团的是海外视频平台账号“MrBeast(野兽先生)”的博主吉米·唐纳德森(Jimmy Donaldson),其官方账号在YouTube(油管)坐拥4.07亿粉丝,全平台账号粉丝约8亿,视频平均播放量超2亿…

    财经 2025年6月30日
    1500
  • 腾讯,买不起喜马拉雅?

    对于钞能力持有者腾讯而言,有什么买不到呢? 或许是喜马拉雅! 此前,有消息传出,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收购。 若交易达成,这将是腾讯继2021年收购懒人听书后,在长音频版图的又一次扩张。 不过很快,喜马拉雅方面回应媒体称,尚不知晓“出售”一事。 喜马拉雅是国内音频行业的头部企业,目前正在冲击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近年来市场多次传出…

    财经 2025年5月20日
    4600
  • 优爱腾轮流上新,悬疑剧的春天来了?

    作者 | 毓杭 编辑 | 计然 悬疑赛道热起来了。 三月中旬,先是爱奇艺打头阵,反扒缉盗剧《黄雀》上线;一周后,腾讯视频X剧场时隔一年以《棋士》回归观众视野;3月底,优酷白夜剧场上新西北悬疑《沙尘暴》。 至此,三大平台悬疑剧集结完毕。《棋士》和《沙尘暴》更因为定档时间接近,出现了“隔空对打”的局面。 根据德塔文数据显示,2025年开机长剧项目中,悬疑首次超过…

    财经 2025年4月7日
    4500
  • 万亿赛道的具身智能,到底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周末和朋友聊天,提到具身智能。有诸多观点,但让我意外的是,大家对具身智能的理解不太一样。 有的说,机械臂在工厂内能自动搬运货物,这是具身智能;有的朋友认为,具身智能应该是像人一样能走路的机器人。还有人说,具身智能像大模型一样,有意识、认知。 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是准确的呢?说实话,我也有点懵;于是,回来后赶紧恶补了这堂课…

    财经 2025年3月25日
    7500
  • 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开始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天工Ultra机器人 2小时40分钟42秒,这是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纪录。 2025年4月19日清晨6点,空气中还带着春末的微凉,但赛道旁已挤满了观众和媒体长枪短炮。这些人大多都怀着对新技术与机器人的好奇与期待,参观这场AI时代下的“特殊”体育赛事。 北京亦庄南海子公园南门,一场前所未有的体育…

    2025年4月21日
    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