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孙飘扬掌舵恒瑞医药冲刺港股,能否破解国际化困局?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胡芳洁

编辑 | 孟祥娜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2025年以来,恒瑞医药好消息不断。

根据港交所官网5月5日发布的信息,恒瑞医药已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相关聆讯后资料集也同步披露。从2024年12月官宣启动赴港上市计划,到成功过聆讯,恒瑞医药仅用时5个月,展现出高效的上市推进节奏。

有消息人士透露,恒瑞医药预计最快会在5月开展港股IPO路演工作,并完成挂牌上市。

届时,它将与药明康德、百济神州、复星医药等行业巨头并肩,成为又一在港股市场布局的医药企业。

港股上市的钟声渐近,恒瑞医药正迎来发展的分水岭。在国际化赛道上持续受挫的它,能否借此东风改写战局?

1、“仿转创”颇有成效,业绩回升

在风云变幻的医药赛道上,百亿规模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增长与突破,难度无异于“大象起舞”。

恒瑞医药作为医药头部企业,正经历着这样一场艰难的转型之路。回顾近五年业绩,恒瑞医药曾在仿制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浪潮下受挫,2021年、2022年,公司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在董事长孙飘扬的领导下,凭借着“仿转创”的战略调整,公司于2023年触底反弹,开启业绩回升通道。2024年,公司营收280亿元、归母净利润63亿元,已经回升至2020年同期水平,且实现两位数增长。

不过,2024年,仿制药集中采购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压力。像纳入第九批国家集采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还有被地方集采选中的吸入用七氟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这些药的销售额比上一年总共少了8.44亿元。

虽说布比卡因脂质体、昂丹司琼口溶膜这些首次仿制的药,被医保收录后收入涨得较快,但加起来也抵不过集采带来的损失。还好创新药给力,帮着公司把业绩撑起来了。

一方面,2024年公司有2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截至2025年5月,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

(图 / 恒瑞医药2024年财报)

伴随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并加速放量,创新药收入已经成为恒瑞医药的主要来源,2024年达138.9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0.6%。

创新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由2022年的38.1%增长至2024年的46.3%,同期,仿制药销售收入占比则由60.3%降至42%。

另一方面,创新药出海成为恒瑞医药业绩增长的第二引擎,2024年,产品出海许可收入确认27亿元,包括Merck Healthcare 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以及Kailera Therapeutics 1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

2025年第一季度,恒瑞医药再次保持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0.14%至72.0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18.74亿元,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到来自IDEAYA的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这部分收入不会产生与产品销售相关的费用,使得公司利润增加较多。

近年来,恒瑞医药处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阶段。随着仿制药被大量纳入集采范围,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推广新市场,销售团队人数已有明显缩减。

2024年,公司销售人员为8910人,较2020年的17138人减少了48%,较2022年的10392人减少了1482人,为近五年最低。

销售团队规模大幅缩减,但近三年,公司销售费用却不降反升。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83.36亿元,同比增长10%,较2022年的73.48亿元增长了13.4%。

从销售费用结构来看,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为42.93亿元,占销售费用的51.5%,同比增长11%。

(图 / 恒瑞医药2024年财报)

此外,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迫使恒瑞医药加大投入。随着国内创新药赛道竞争白热化,企业不仅要与本土药企争夺市场份额,还要直面跨国药企的挑战。

尽管销售费用的增长引发外界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关注,但从长远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战略性投入”,以牺牲短期利润空间换取未来在创新药市场的主导权。

2、缺少重磅炸弹,“医药一哥”位置难保

恒瑞医药虽重拾增长曲线,却陷创新药出海遇阻、国际化布局滞后等困境。

作为A股市场“医药龙头”,恒瑞医药曾稳坐制药板块市值第一的宝座。然而,今年2月,A股百济神州一举反超恒瑞医药,成为医药板块新的市值领跑者。

截至5月9日收盘,恒瑞医药收报52.81元/股,较历史最高点95.97元/股下跌近45%,总市值3368.7亿元,百济神州A股市值在3415.76亿元,领先恒瑞医药。

尽管5月13日恒瑞医药凭借股价反弹实现市值反超,但这一阶段性交替折射出资本市场的深刻变革——兼具创新研发实力与全球化布局的药企正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2024年,虽然恒瑞医药280亿元的营收规模要高于百济神州的272亿元,且恒瑞医药早已实现了正向盈利,但在国际化进程上,恒瑞医药较百济神州还存较大差距。

百济神州海外营收171亿元,占比63%,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而恒瑞医药海外销售收入仅7亿元,占比不足3%,已上市仿制药在海外营收贡献有限,国际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从产品来看,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堪称其国际化征程的“扛鼎之作”。2024 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飙升至188.59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公司总营收的69%。其中美国市场贡献138.9亿元,同比增长107.5%。

这款药物打破了欧美药企在BTK抑制剂领域的长期垄断,成为首个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国本土研发抗癌新药。

但相比之下,恒瑞医药虽手握丰富的创新药管线,却在国际化进程中屡遇挫折。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医药消费市场,至今尚无创新药获批上市。被寄予厚望的“双艾”组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两次冲刺FDA均折戟沉沙。

2024年5月,恒瑞医药首次收到FDA的完整回复函(CRL),指出生产场地存在缺陷,且因部分国家旅行限制无法完成生物学研究监测计划(BIMO)临床检查。

2025年3月,公司再次收到回复信,FDA表示相关生产场地检查需进一步提交答复,但FDA并未在回复信中说明具体原因。

近年来,恒瑞医药凭借授权出海(License-out)等模式,在创新药国际化布局上迈进,达成多项海外合作协议。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了14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7个分子实体,总交易额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6亿美元,以及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然而,当前恒瑞医药授权出海的创新药项目大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虽然合作方会支付首付款等前期费用,但由于产品尚未上市销售,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的营收贡献。

实际上,恒瑞医药在研发投入方面并不吝啬。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83亿元,研发投入率29.4%。截至2025年3月,恒瑞医药处于临床开发的自主创新产品超过90款,位列全球第二位。

虽然研发管线雄厚,但在上市产品矩阵中,始终未能诞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量级药品,从而无法依托单品效应带动整个品牌与管线的全球化突围。恒瑞医药在与百济神州等跨国药企(MNC)的正面交锋中,亟需打造属于自己的“重磅炸弹”以重塑竞争优势。

3、67岁孙飘扬再启资本征程,恒瑞医药赴港IPO在即

当下,恒瑞医药赴港上市进程已进入冲刺阶段。

根据港交所官网5月5日发布的信息,恒瑞医药已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消息人士透露,恒瑞医药预计最快会在5月开展港股IPO路演工作,并完成挂牌上市流程。

从财务状况来看,恒瑞医药并不差钱。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未有有息借款,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高达240.9亿元。仅在2024年,公司的利息收入就高达6.03亿元。

自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至今,恒瑞医药坚持每年分红,累计分红约80.29亿元,是当年A股募资额的16.8倍。

此前,恒瑞医药曾向「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其次,可以优化资本结构,通过H股发行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再者,可以增强全球化布局能力,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

关于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恒瑞医药亦表示,将用于公司的研发计划、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建设新生产和研发设施等。

恒瑞医药的创始人是孙飘扬,1982年,孙飘扬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加入到了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一开始,孙飘扬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1990年,32岁的孙飘扬升任连云港制药厂厂长。不过,彼时的连云港制药厂经营状况不佳。

孙飘扬上任后,公司开始走上正轨。他花费重金购买了“VP16抗癌药专利”,以及中国医科院药研所开发的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相关药品上市后获得市场认可。在孙飘扬的带领下,公司营业额突破亿元大关,2000年,恒瑞医药在上交所上市。

从股权结构来看,孙飘扬通过恒瑞医药集团持有恒瑞医药22.36%的股份,妻子钟慧娟间接持有恒瑞医药1.74%的股份,夫妻二人合计持有恒瑞医药24.11%的股份。

(图 / 恒瑞医药财报)

2024年,恒瑞医药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合计分红12.75亿元。按照其持股比例,孙飘扬通过控股的恒瑞医药集团将斩获2.85亿元现金分红。

事实上,孙飘扬与翰森制药董事长钟慧娟是医药界闻名的“夫妻档”,两人创造了医药界的神话。翰森制药已于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稳定在1335亿港元。

股权结构上,钟慧娟、孙远母女通过家族信托持有翰森制药65.85%股份,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在财富版图上,他们同样成绩斐然,2024年,钟慧娟以770亿元身家登上胡润富豪榜第42位,孙飘扬则以650亿元紧随其后,位列第55位,夫妻二人财富总和高达1420亿元。

如今,恒瑞医药冲刺港交所上市的进程正如火如荼。若此番上市成功,恒瑞医药的市值有望进一步攀升。鉴于孙飘扬在恒瑞医药中的持股比例,其身价必将水涨船高。

实际上,近年来,恒瑞医药的员工人均薪酬也在上涨。2024年,员工平均薪酬30.93万元,同比增长8%。此外,董监高薪酬合计4341.26万元,同比增长21.8%。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4年,恒瑞医药推出覆盖总人数不超过1203人的员工持股计划,绑定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随着港股上市推进,公司有望借助国际化平台升级人才战略,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恒瑞医药赴港上市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既是突破困境、实现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也意味着将面临更严苛的监管与激烈的全球竞争。未来,公司能否借助港股上市的东风,在创新药研发、国际化布局、人才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重塑竞争优势,值得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恒瑞医药官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199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

  • 留给车企争夺排位的时间不多了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车企们交出了价格战暂停、“反内卷”后的第一个月销量。 7月初,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放弃“一口价”的低价卖车模式,体量更小的造车新势力因此获得喘息空间。但这不意味着竞争烈度下降,7月只能算汽车业竞争的中场休息,只是头部公司还没找到新的竞争锚点。 回看整个上半年的销量,除异军突起的小米和成功翻身的小鹏外,多数车企距离年…

    2025年8月4日
    3500
  • 上半年营收增近80%,大疆强势入场,石头还扛得住吗?

    在全球智能清洁电器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石头科技交出了一份营收增速近80%的亮眼成绩单。这一增速不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展现出中国智造企业的强劲韧性。图源来自石头科技官方微博 作为科创板曾经的”千元股”代表,石头科技通过”技术驱动+全球布局”的双轮战略,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以19.3%的市…

    财经 2025年8月19日
    1200
  • 英伟达“丢掉”的1000亿,国产平替还能继续赚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赵晋杰,编辑:王靖,题图来自:AI生成 “我们可能无法全部恢复先前的库存减计损失,但大多数库存是可以恢复的。新的客户需求和我们现有的库存产品是可以匹配的,所以不能说100%恢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对H20芯片解禁后的最新表态。他在链博会上的上述讲话,无疑给了英伟达国产平替们一记闷棍。 此前,在2…

    2025年7月19日
    5900
  • 也许是第一次,小米发布了一款激动人心但还无法量产的手机

    无法量产的亮银版,价格据说10万元都搞不定。

    2017年4月19日
    13310
  • 神秘人出手,为苏宁易购免债5亿

    斑马消费 范建 上周,一位神秘人现身,一出手就给苏宁易购免去了5个亿的债务,仅此一项,就预计给公司贡献超4亿元投资收益。 自2021年流动性危机爆发后,苏宁易购在几任管理层的带领下,一手化解债务、一手改善经营,终于看到了向好的迹象。 但巨额债务压顶,公司仍远没有到可以松气的时候。 神秘人免单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大好人”,一出手,就给ST易购免去了几个亿的…

    财经 2025年6月16日
    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