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规范和指导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部正酝酿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范和指导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环评,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15日起开始征求有关方面意见。

业内专家表示,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将对环评、勘察设计、交通规划、交通道路工程等领域都产生影响。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管理,开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对接,可以进一步强化规划权威,弥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专项规划环评的指导作用有限。近年来,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涉及运输方式多样,运输活动水平和运输组织复杂,已有的单项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不能完全涵盖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导致环评成果难以有效指导规划方案的优化和实施。

生态环境部:规范和指导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环评

交通领域作为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发力点。摄影/章轲

目前,地方以各种形式开展城市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多地此类环评文件对温室气体排放考虑相对较少,未能充分体现低碳发展和绿色交通的理念。

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内容特点,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以交通建设空间管制、交通污染物排放削减、交通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为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刚性约束。突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生态环境影响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大气环境、声环境及水环境)、生态保护指标(生态格局、生态服务、生态敏感区)、环境管理(风险防控、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和资源利用(土地资源、绿地资源)等指标。编制组表示,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根据评价区环境影响特征适当删减或补增。

交通领域作为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发力点。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优先绿色交通空间资源配置、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标准、提高绿色交通分担率、管控个体机动车交通需求等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低能耗、低排放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编制组建议,各地应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在重点要素和重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技术难点开展实践探索,提高评价在支持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应严格按照导则要求,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与审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536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 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

    近日,因发表14篇SCI论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受到广泛关注。 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络上对该校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 经调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

    2025年5月10日
    8300
  • “苏超”爆火带飞股价,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合与分丨一周热点回顾

    “苏超”带动文旅消费大幅增长 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俗称“苏超”)爆火,吸引了大批球迷前往观赛,也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大幅增长。 据央视财经,由于原定比赛场地很难满足观赛需要,江苏多个城市申请更换成更多座位、灯光草皮等条件更好的比赛场地。官方数据显示,“苏超”已吸引了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各个主场城市现场观赛,上座率堪比职业足球联赛。 在“苏超”的…

    观察 2025年6月7日
    4100
  • 上海车展的40周年:一场展会与一座城的“共生进化”

    2025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上海车展”)即将在4月23日迎来开幕。 今年刚好是上海车展40周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回顾上海车展,展馆面积从最开始的1万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超36万平方米,参展厂商从328家增至近1000家,参展国别或地区从22个增至26个——40年风云,上海车展俨然已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级车展。 除自身发展外,上…

    2025年4月21日
    6500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年4月17日
    10001
  • 多方卡位固态电池竞赛,但规模量产至少仍需5年

    2025年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智能化技术向前之际,电动化的新电池技术也取得了新进展。CIBF 2025中国深圳电池展上,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难点等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对比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使用寿命等均有提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旗下车百智库最新调研报告《全固态电池有望引领新一轮电池革命》认为,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上限…

    观察 2025年5月18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