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成交72亿,不爱做饭的95“留子”做出一只英国独角兽

从日均10单到年交易额10亿美元,一群95后中国留学生如何用八年时间在海外外卖市场撕开万亿缺口?

前段时间,全球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App外卖平台熊猫外卖完成5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由Mars Growth Capital和Liquidity Group领投,老股东Perwyn、Kinnevik、83North和Felix持续参投。本轮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并为海外亚裔及广泛少数族裔社区提供多元化服务。

熊猫外卖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海外中餐外卖配送的平台。熊猫外卖的送餐服务始于英国诺丁汉,凭借广泛的市场覆盖和快速的拓张,熊猫外卖已遍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9个国家,超过100座城市。熊猫外卖在2021年登上德勤“英国增长最快科技公司50强”,并凭借2017年-2021年2,435%的增长排名第十六,同时也是榜单里唯一的一家外卖服务平台。

作为熊猫外卖的创始人,刘科路是一个正宗的95后,这招外卖平台的“反向出海”又带给整个行业什么样的启示呢?

“留子”与外卖

曾经有这么一句段子,说留学生回国就业别的不行,但这两个方向一定行:厨子和司机。

本意是用来调侃留学生就业难以及外国的公共交通不够便利,“白人饭”更是很难吃逼得学生们不得不学习开车和做饭。

没想到,有一个95后安徽留学生,不想当厨子,倒是创立了自己的外卖品牌——熊猫外卖。

‌熊猫外卖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海外中餐外卖配送的平台。熊猫外卖的送餐服务始于英国诺丁汉,凭借广泛的市场覆盖和快速的拓张,熊猫外卖已遍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9个国家,超过100座城市。熊猫外卖在2021年登上德勤“英国增长最快科技公司50强”,并凭借2017年-2021年2,435%的增长排名第十六,同时也是榜单里唯一的一家外卖服务平台。

创始人刘科路的创业故事始于一次文化错位的洞察:当国内美团、饿了么掀起千亿级外卖大战时,英国主流平台上的中餐供给率不足5%,海外华人群体长期面临“想吃一口宫保鸡丁却只能找到左宗棠鸡”的窘境。

带着几名同学和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教给自己的“敢想敢干”的家训,刘科路将中国成熟的O2O模式反向移植到海外。创业初期团队挤在出租屋里,首日投入7名骑手却只接到6单的惨淡数据,也抹去了一些伙伴的热情,唯有刘科路坚持创业,在焦虑中死磕市场缺口。

转机出现在2021年,熊猫外卖以5500万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华人外卖中餐平台EASI。不过这个胜利还没来得及被庆祝,外卖市场就赶上了需求下降的周期。2022年,海外外卖需求骤降,用户的平均月单量,从15单一下掉到了4-5单,单个用户的价值降了很多,熊猫外卖从每年150%的增长放缓到30%-40%。

刘科路当时做了一个决定——收缩。他在一段采访中提到“最痛苦的是2023年,熊猫外卖增长放缓,大家比较情绪化。那个节点连投资者都是迷茫的,说实话当时的我也不知道2024年、2025年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作为公司的CEO,我不能表现出来。”

大概是2017年底、2018年初,熊猫外卖刚开始不亏损刘科路意识到,熊猫外卖的节点到了,他们需要资金的支持来进行扩张和铺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第一笔投资在2018年底、2019年初才有眉目。但到了中期,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加入进来,他们来自英国、瑞典、美国、以色列等不同国家。

站在2025年回望,这只“饥饿的熊猫”已不仅是外卖平台。刘科路正在搭建的是一套横跨四大洲的中餐生态系统。那些曾被质疑“过于理想化”的战略,正随着650万注册用户和10万家合作商户的生态网络变成现实——从配送一碗麻辣烫到输出整套商业操作系统,这个95后团队用七年时间证明:文化的反向输出,需要的不是生硬复制,而是对每个市场毛细血管般的洞察与敬畏。

国内与国外的外卖市场

在2025年全球外卖市场的剧烈变局中,中国与欧洲的外卖市场,正在踏入不同的河流。

当京东以“0佣金”策略高调杀入国内万亿级外卖市场时,其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社保新政更引发行业地震——这场由资本驱动的军备竞赛背后,折射出中国外卖市场从“流量厮杀”向“价值重构”的深层转型。

国内5.45亿用户构筑的庞大生态正经历结构性裂变:一二线城市渗透率逼近天花板的同时,县域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全聚德等老字号通过外卖卫星店实现月销千单的突破,而“拼好饭”模式通过取消起送门槛,使云南玉溪的洪记凉米线日均订单激增130单,这种“毛细血管级”的下沉创新正推动外卖覆盖全国2000余县城。但繁荣背后暗流涌动,超千万骑手大军中仅745万美团骑手就需年均近20%的增速维持运力,社保成本分摊难题与即时零售6500亿市场规模带来的协同压力,迫使平台加速AI调度系统研发,试图在28分钟配送时效与骑手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较于中国市场的密集攻防,欧洲外卖市场则呈现出“群岛式”生态特征。

荷兰Takeaway以25%市占率领跑西欧,而Delivery Hero通过覆盖28国的广域布局形成差异化优势,Uber Eats在法国独占40%份额的割据局面,这种分散格局源于76%城镇化率与3.5公里人均配送距离的地理特性。政策环境的复杂性更构成天然屏障:欧盟推行的“零工劳动法”要求将骑手纳入正式雇佣体系,法国2024年新政使人力成本飙升至45%,倒逼Wolt在赫尔辛基试点自动驾驶配送车降本28%,而德国市场75%份额持有者Lieferando面临Uber Eats“0欧元配送费”的补贴冲击,折射出欧洲玩家在3-5欧元配送费常态下的生存焦虑。

文化差异加剧竞争维度,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平台配送营收仅占餐厅直送的7.4%,消费者对现金支付的偏爱与平台绑卡支付要求的冲突,迫使企业开发代尔夫特蓝陶样式配送箱等文化符号增强黏性,这种“高客单价低频率”的消费习惯,与北美市场20美元均价引发的“外卖通胀”形成共振——达美乐披萨因销售额下滑7%被迫收缩战线,Doordash则通过“波峰波谷定价”算法将午间配送费提升1.8倍调节运力。

全球外卖巨头的战略分野在2025年愈发清晰:美团以“闪电战”突袭中东,获得成功的背后是免配送费、超时高赔付、首单五折的激进策略,其计划三年覆盖海湾六国的蓝图,直指2030年400亿美元市场蛋糕。

这与Delivery Hero的“持久战”形成对照——这家欧洲巨头以“中心仓+卫星站点”模式将生鲜损耗率压至3%,更在沙特与Talabat的拉锯战中验证了38亿欧元现金储备的资本耐力。

在这场跨越大陆的味觉革命中,技术迭代正重塑竞争维度:京东研发的AI视觉品控系统将撒漏投诉率压缩,而瑞典Foodora的餐盒扫描算法使保险理赔成本下降40%,预示着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智能精细化”的转型。环保议题成为新战场,Deliveroo调研显示67%欧洲用户愿为无餐具配送多付1.5欧元,这催生了Too Good To Go等反食物浪费平台,与中国美团推行可循环餐具形成东西呼应。当“外卖卫星店”与“景点美食盲盒”模糊着餐饮与零售的边界,即时零售2万亿预期市场规模正将战场延伸至生鲜、医药、美妆等领域,这场始于宫保鸡丁配送的商业革命,终将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态,重构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图谱。

外卖,还能怎么做

在即时零售迈入万亿规模的时代,外卖品牌的竞争已从简单的配送速度之争,演变为涵盖技术渗透、场景重构、价值共创的生态系统博弈。

2025年数据显示,全球外卖市场渗透率突破35%的同时,头部平台用户增速已降至5%以下,这意味着存量市场的深耕与增量场景的开拓将成为制胜关键。

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正在重塑外卖行业的底层逻辑。

瑞典Foodora的智能调度算法使骑手人效提升至日均35单。更深度的技术融合应着眼于动态定价模型——Uber Eats在巴黎推行的“波峰波谷定价”机制,通过午间配送费上浮1.8倍引导20%用户错峰下单,成功将运力利用率提升30%。

场景化服务生态的构建正打破传统外卖边界。比如,美团提出的“十六大生活场景”战略,将外卖服务渗透至家庭陪伴、夜间置物、甜蜜约会等细分领域,其“住着玩”酒店场景营销使相关订单量增长50%。

更具想象力的创新在于时空维度的延伸,比如达美乐推出的“车载披萨柜”服务,让用户在自驾游途中可通过定位自动接收餐品。这种“场景即服务”的理念,要求品牌构建分钟级响应的柔性供应链,如叮咚买菜开发的“热链即烹”技术,使半成品菜肴在配送途中完成最后烹饪工序。

品牌价值升维需要突破流量依赖转向心智占领。举例来看,曼玲粥通过“粥品+点心”的复合产品策略,将客单价提升28%的同时复购率达60%,印证了品类创新的溢价能力。更具穿透力的品牌建设应聚焦文化符号塑造——荷兰Thuisbezorgd将配送箱设计成代尔夫特蓝陶样式,使品牌辨识度提升37%,这种视觉效应在信息过载时代尤为关键。

供应链韧性构建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壁垒。美团闪购建立的“中心仓+卫星站点”网络,将生鲜损耗率极度压缩,这种分级仓储体系可借鉴至预制菜领域。更具颠覆性的创新在于反向供应链建设:盒马通过用户饮食数据指导农场定制化种植,使黄瓜、番茄等时令蔬菜的滞销率下降。

用户体验的原子化拆解正催生精准服务范式。饿了么开发的“情绪化推荐”算法,能根据用户实时心率数据推荐减压餐品,这种生物数据与消费行为的融合标志着个性化服务进入新阶段。针对特殊需求群体,健康监测外卖成为新蓝海——某平台推出的糖尿病定制餐服务,通过连续血糖监测设备数据动态调整餐单,使用户血糖波动降低40%。

商业模式的重构需要突破平台抽佣的路径依赖。达达集团试水的“订阅制外卖”模式,用户支付199元/月即可享受无限次免配送费;更具革命性的探索在于数字资产运营,饿了么将用户消费数据转化为可交易的“美食NFT”,持有者可享受独家菜品预售权,这种Web3.0时代的价值共创模式正在重塑用户关系。

熊猫外卖的融资历程,是海外外卖市场一件重要的事件,更是整个外卖赛道的新故事的开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083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老铺黄金离“爱马仕”还有多远?

    老铺黄金还不能“高枕无忧”。 作者 | 张语格 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 近期,金价又开始狂飙了。 4月初,COMEX黄金价格一度站上32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突破了900元/克,均创下历史新高。 最近和金价一样波动的还有老铺黄金(6181.HK)的股价。3月31日,老铺黄金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约85.1亿元,同比增长约1…

    财经 2025年4月7日
    2200
  •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在全球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版图中,曾凭借深耕非洲市场而独树一帜、稳坐“非洲手机之王” 宝座的传音手机,正面临内忧外患。 从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传音控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仅增长0.22%,增收不增利的态势显著。其中,非洲市场作为其核心营收板块,贡献了227.19亿元营收,虽同比增长 2.97…

    财经 2025年4月28日
    1700
  • 攻陷小红书,5万独立开发者“复活”

    一个生活社区,变成了AI应用开发的美丽新世界。 感觉怪怪的,却已经是事实。 15日,小红书首届“独立开发大赛”揭晓最终获奖名单。 独立游戏“雨天”、AI播客应用Podwise、运动记录应用 Peak Watch 获宝藏APP奖项,AI二维码产品QRBTF、AI知识应用 nooka、AI饮食应用“胃之书”获最佳AI项目。 全场大奖由智能硬件Action&amp…

    财经 2025年4月17日
    2800
  • 拆解美的:累计分红超千亿的“科技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科创引领未来。   文 | 华商韬略 熊剑辉、孙汝祥   1990-2024年,美的营收从1亿暴增至超4000亿,34年增长4000多倍!   3月29日,美的对外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突破4091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5%,相当于每天入账11.2亿元。更惊人的是归母净利润达385亿元,同比增长14.3%,平均日赚超1亿,跻身世界500强第277位。 …

    财经 2025年4月1日
    3700
  • OTA赛道需要更多的“甲亢哥”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甲亢哥speed带着流量来了,宝藏中国被世界看到了。 这事儿本质上,是短视频时代,信息屏障越来越少,地球更像一个村了。世界人民互相之间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 美好的中国已经去掉了过去BBC们的滤镜,正在被西方世界的老百姓重新认识。 与此同时,国家免签政策也很配合,免签政策也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 旅游行业似乎也看到了来自海外的增量…

    财经 2025年4月10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