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口径外债余额微降,6月末降至24368亿美元

访客 2025-10-01 17:15:47 6189 抢沙发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了0.6%,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外债规模的变化,表明我国在外债管理方面的稳健策略,外债余额的下降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实现的,显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今年二季度出现微降,国家外汇局表示,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9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4437亿元人民币(等值2436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较2025年3月末微降0.6%。

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今年一季度恢复增长,3月末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5967亿元人民币(等值24514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316亿美元,增幅1.3%。而2024年,受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较2023年末减少27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称,2025年二季度,我国外债形势平稳。总的来看,我国外债规模及币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期限结构有所优化。

数据显示,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4009亿元人民币(等值10339亿美元),占42%;短期外债余额为100428亿元人民币(等值14029亿美元),占58%。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4%。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90801亿元人民币(等值12685亿美元),占52%;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83636亿元人民币(等值11683亿美元),占48%。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9%,欧元债务占8%,日元债务占4%,港币债务占5%,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4%。

“外债结构边际改善。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2.1%,与2025年3月末持平;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2.4%,较2025年3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李斌表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jinzicha.net/post/3109.html发布于 2025-10-01 17:15: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8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