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潭酒实控人更替,方久伦或将独揽大权面对拖欠经销商货款风波?

访客 2025-11-28 18:00:47 7682 抢沙发
潭酒因拖欠经销商货款引发风波,原实控人退出,在此情况下,泸州富商方久伦将独揽大权接管潭酒,这一变化将对潭酒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市场反应和后续发展备受关注,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幸雯雯

潭酒实控人更替,方久伦或将独揽大权面对拖欠经销商货款风波? 仙潭酒厂门口。时代周报记者摄

被称为“川酱第二”的潭酒近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1月10日,数十名经销商奔赴位于四川古蔺的仙潭酒厂,想要追回属于自己的钱,包括货款和市场费用。据经销商称,他们在支付货款后酒厂迟迟未发货,酒厂承诺的市场费用亦未兑现。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此次事件涉及50余名河南经销商,约2200万元货款,欠款时间自2023年3月持续至今。

事发后4天,潭酒官方发布声明,称此为“局部运营疏漏,绝非网传的‘经营危机’”。

至11月22日时代周报记者现场探访时,四川仙潭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仙潭集团”/“潭酒”)门前已不见经销商身影,唯有一名值守的警卫与数名在旁流连的人士。

对于纠纷的起因经过,时代周报记者向多方求证。

“事件跟酒厂没关系,是销售公司没发货。听说是河南经销商,坐大巴车来了几十人,在酒厂住了2晚,政府也出面协调,后面解决了。”酒厂对面某商铺老板表示。

潭酒警卫室某人士则强调:“他们不是来闹事,而是谈判,酒厂把货款都付了,解决了事情。”

而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场风波背后,开发酒模式的弊端也被摆在了明面上。

风波背后,开发酒模式存隐忧

1964年建厂的潭酒位于川、贵边界的古蔺县太平镇,与同县二郎镇的郎酒为当地两大酱酒厂,跟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同饮一河之水。

虽同处赤水河畔的酱酒核心产区,但潭酒厂地处川南山区,交通颇为不便。经销商从河南前来,若飞抵茅台机场,还需辗转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通往酒厂的必经之路古习路近日又因施工变为单行道,拥堵频发,将短短一刻钟的车程拉得尤为漫长。

潭酒实控人更替,方久伦或将独揽大权面对拖欠经销商货款风波? 通往潭酒的古习路正在施工 时代周报记者摄

尽管远隔千里、路途周折,但这一切未能阻挡经销商们表达诉求的脚步。

古习路上的太平仙潭酒铺老板黄玉(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出事方是老潭酒,不是仙潭酒。“听说是经销商打了款给老潭酒的销售公司,但销售公司没有打款给集团。”某仙潭酒福建经销商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出问题的)反正不是嫡系,嫡系产品不受影响。

据了解,潭酒分为仙潭酒和老潭酒,前者一般指潭酒的嫡系产品,如真年份系列的紫潭、红潭等,后者主要是开发酒即贴牌酒。两个产品线分属不同的销售公司,即仙潭酒属于四川仙潭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仙潭酒销售公司),老潭酒属于四川仙潭老潭酒销售有限公司(下称“老潭酒销售公司”)。

代理了仙潭酒数年的黄玉称,其专卖店销售一直很稳定,大约一个月补货一次,散装酒从位于泸州的仙潭酒销售公司运来店里灌装,产品价格也很稳定。

与之对应的是,11月14日,潭酒方面发布的声明《致仙潭老潭酒经销商伙伴的公开致歉与问题解决承诺书》中,落款为老潭酒销售公司。公司称已启动内部管理优化,从供应链到客服体系全面升级,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是潭酒某合作方卖很多个条码给经销商后卷款跑路,经销商只能去找酒厂要说法。

就事件相关情况,11月26日,时代周报记者拨打仙潭集团官网上的电话,公司客服表示,网传“经销商去酒厂闹事”与事实不符,是仙潭旗下开发系列酒的问题。

而当记者追问开发酒是否为老潭酒的贴牌酒、老潭酒销售公司与仙潭酒厂是什么关系,该客服表示不知情。同日,记者拨打天眼查上四川仙潭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的手机号码,电话被挂掉。记者尝试联系潭酒某高管进行采访,对方称不愿意接受采访。

综合来看,纠纷起因为老潭酒开发酒及销售公司管理问题。

百荣批发市场某酒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市场内老潭酒的开发产品起码有30个以上,便宜的二百多块就有一箱。

“以前(潭酒开发品)比现在还要多,大概在2017年、2018年,可以说开发酱酒没什么门槛,像潭酒这种地方名品,一两千箱就可以开发一个条码。”上述酒商称。

一般来说,开发酒对经销商门槛较低,借助开发商自身的资金和渠道资源,酒厂可以轻资产模式打开市场,快速变现。不过,若无序开发、管控不严,会直接导致了品牌价值的稀释和市场价格的混乱,对主品牌造成反噬。

去年7月,网上流出一份老潭酒销售公司发布的调整开发酒业务政策通知。通知显示,自2024年8月1日,仙潭商标不再新增开发客户、原有开发客户不再新增条码、以及责令开发事业部对现有产品进行梳理等。

原实控人退场,方久伦或全权掌控潭酒

潭酒是否成功收紧开发业务不得而知,但历史遗留的条码乱象与监管缺失,已为其今日的风波埋下伏笔。

上述声明中,老潭酒销售公司总经理曾志宸表态称,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此次仅为局部运营环节的疏漏,绝非网传的“经营危机”。那又是什么导致运营环节的疏漏?

在业界看来,潭酒股东较多,内部关系相对复杂。上述两名经销商都知道仙潭酒和老潭酒是“一家的”,均由潭酒厂生产,但理不清个中关系。

潭酒实控人更替,方久伦或将独揽大权面对拖欠经销商货款风波? 时代周报记者摄

天眼查显示,仙潭集团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大股东为民企四川省川喜实业集团(下称“川喜集团”),主要经营酒类生产和营销、零售、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持股69.2812%;二股东为古蔺县财政局,持股30.7188%;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人代表均为泸州富商方久伦;对外投资四川古蔺仙潭酒厂有限公司、仙潭酒销售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老潭酒销售公司的股东为自然人袁舒桀和刘虹宇,各持股50%,表面上与仙潭集团、仙潭酒厂无股权关系。

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仙潭酒业的离职员工称,虽然老潭酒销售公司在股权上与仙潭集团并无交集,但实际上是由方久伦的家族亲属所控制。

如果说这场风波的表面是开发酒和渠道管理失控,那么更深的矛盾或指向潭酒内部复杂的治理结构。

天眼查显示,方久伦为川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及法人代表。但耐人寻味的是,老潭酒在去年3月成都糖酒会的活动上,川喜集团原持股80%的大股东李琼芬又以川喜集团董事长身份出席,为老潭酒站台。

可以看出,李琼芬和方久伦通过川喜集团控制包括仙潭集团等众多产业,李琼芬在股权上控股川喜集团,但实际经营由方久伦主导,两者是通过股权和职务交织形成的商业共同体,可视为相互制衡的两套权力体系。

但这种错综复杂、权责不清的关系也容易成为加剧矛盾的引爆点。

时代周报记者从社交媒体上关注到,当时在纠纷现场直播的人士声称,据说是公司股东李琼芬和方久伦之间有矛盾。

据行业媒体新酒食报道,是公司内部管理出了问题。“有知情的行业人士也证实,好像是除了国资以外,另外三个股东出的问题,因为他们收了经销商的钱,但并没有打给公司,所以没有灌酒。现在只是其中一个股东的客户上门闹事,另外两个股东的客户还没动。”

按以上说法,股东应有4名。但从股权结构上看,上述所提及的公司均无4名股东持股的情况。潭酒内部复杂的关系,外人难以理清。

值得注意的是,一场静默的权力更迭于风波后迅速完成。11月21日,李琼芬彻底退出了川喜集团股东及董事行列,其股权份额全数由方久伦受让。由此来看,仙潭集团乃至于川喜集团原有的两套权力体系或将瓦解。

潭酒实控人更替,方久伦或将独揽大权面对拖欠经销商货款风波? 川喜集团股东变更 天眼查截图

公司治理结构长期存在股权与经营权错位,或是仙潭集团此次冲突爆发的深层原因,当企业面临开发酒风险暴露、合作方出问题等压力,或是股权出售等重大决定,这样的结构或许导致决策僵局。

今年年初,潭酒传出出让传闻,买家涉及包括川酒集团、泸州老窖等企业,但至今仍没有确定结果。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jinzicha.net/post/7902.html发布于 2025-11-28 18:00: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68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