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央行政策利率作用强化,淡化数量目标关注,潘功胜提出新方向

访客 2025-11-01 11:01:44 386 抢沙发
潘功胜表示,央行将更加注重发挥政策利率的作用,减少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这意味着未来央行将更多地依靠利率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和货币市场利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此举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深化改革,提高市场效率和透明度。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题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署名文章。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政策利率的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的宽度,进一步畅通由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基准,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潘功胜表示,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逐步构建短中长期搭配、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指标,为更多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创造条件。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从全球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已十分丰富并仍在快速发展。要根据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框架的评估结果,继续丰富和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政策工具箱,研究和储备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波动等领域的政策工具,建立创设、实施、评估、反馈、优化的管理机制,使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传导效能,持续整治金融业“内卷式”竞争、资金空转。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政策在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要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好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为自主、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做实覆盖全面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对经济运行,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领域、关键行业大幅波动影响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进程。对重点金融机构,围绕提升损失吸收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强化风险早识别早预警,不断夯实附加监管。对跨境资本流动,根据形势及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保持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对金融市场,及时矫正和阻断市场“羊群效应”,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正向循环。对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把握好防范风险与促进创新的平衡,促进其整体稳健运行。

潘功胜在文中指出,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要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共同夯实全球和区城金融安全网。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坚决维护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外汇储备和海外金融资产安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hujinzicha.net/post/5766.html发布于 2025-11-01 11:01:4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