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循环分拆上市:主营高度依赖基金补贴,退坡后现增收不增利

商业 | 2022-08-14| 126

近日,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循环;)更新了IPO项目进度以及回复了监管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

据了解,格林循环是一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废塑料改性再生业务的企业,主要业务是拆解、回收再利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大型废弃家电,是A股上市公司的格林美(002340.SZ)分拆而来。

格林美主要从事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分拆格林循环上市将有助于格林美更聚焦主业。IPO前格林美直接持有格林循环61%的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主营依赖基金补贴,退坡增收不增利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格林循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6亿元、13.95亿元和17.21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8356.24万元、1.24亿元和1.12亿元。

不难发现在2021年公司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而在仔细分析其业务后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具体看格林循环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废塑料改性再生业务、废电路板综合利用业务三大类。

其中,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占据了营收的半壁江山,其中基金补贴收入占了近半,报告期内,公司基金补贴收入分别为3.54亿元、4.98亿元和3.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3.84%、35.73%及23.20%。

具体涉及的产品为“四机一脑;: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器、电脑;非基金补贴类的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以废电线电缆、废电动机、废压缩机等废五金拆解业务为主。

不过这种补贴力度正在减少,2021年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企业能获得的基金补贴都大幅减少。例如14寸以上且25寸以上CRT电视机补贴从70元/台减少到了45元/台;空调则由130元/台减少到了100元/台。

从数据来看,2021年在营收增长不错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了滑坡,如果仍然依赖基金补贴业务,未来格林循环的盈利空间或被进一步压缩。

应收款高企,现金流持续承压

不可否认,基金补贴带动了废家电拆解企业的发展。2019年到2021年期间,格林循环的第一大客户也都是财政部。不过公司也表示,“由于基金补贴收入绝对金额较大且账期较长,因此造成公司在报告期内营运资金压力大,同时财务成本较高。

2019年到2021年期间,格林循环的财务费用分别达4056.1万元、3796.68万元以及3408.66万元,成为公司主要的费用支出之一。

目前这种迹象仍在持续,虽然公司在账面上盈利,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现金流。

2019年到2021年期间,格林循环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0.61亿元、11.56亿元以及14.04亿元,在当期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近8成。

这也间接导致了公司与格林美及其子公司存在大额资金拆借。资料显示,2018年12月31日,格林循环向格林美资金拆借余额为60682.47万元。2019年度累计归还28026.77万元,累计借入21397.45万元,实际净归还6629.32万元。2020年度累计归还117158.72万元,累计借入63105.56万元。

不过格林循环也并非个例,电子废弃物拆借行业龙头中再资环、启迪环境等企业均存在应收账款高企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2019年到2021年期间,格林循环的毛利率仅为23.07%、26.11%以及28.31%,当期公司的净利润率分别为5.65%、8.89%以及6.51%,如果没有基金补贴格林循环恐难实现盈利。

募资补流,发力“非补贴类;项目

据了解,此次格林循环计划募资8.37亿元,分别投入到年拆解15万吨报废“非补贴类;电子电器项目、年循环再生10万吨改性塑料智能制造项目、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分别使用募集资金2.47亿元、2.90亿元、1.5亿元和1.5亿元。

从募资用途来看,不难发现,格林循环欲摆脱主业对基金补贴的依赖。在2021年4月1日生效的基金补贴下调幅度较大后,公司也表示将通过扩大废塑料改性再生与废电路板综合利用业务的规模对冲了基金补贴下调对利润下滑的影响。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内,格林循环拥有废塑料改性再生产能最高时为7万吨/年,当期的产能利用率为68.52%。而在此次IPO中,格林循环却拟募资新增10万吨/年的改性塑料再生产能,这点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

公司则表示废塑料改性再生业务产能利用率总体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受限于产能水平有限,剩余产能已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通过募集资金扩充产能。

事实上,“非补贴类;电子电器项目,主要是拆解国家基金补贴的“四机一脑;之外的报废电子电器产品,以消费类中小型家电为主,也包括办公类、IT类、工业类等废电子电器产品。

但同时拆解难度也相应的增加,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分选技术,能够将废塑料与电路板有效分开;二是对废塑料高值化再生与对废电路板有效利用,释放其内在价值。格林循环是否能靠“非补贴类;项目摆脱对基金补贴的依赖还有待观察。(蓝鲸上市公司 金磊 jinlei@lanjinger.com)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读财报】信用评级机构违规透视: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新世纪评级被罚金额居前

【读财报】信用评级机构违规透视: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新世纪评级被罚金额居前

编者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系统“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本系列研究基于监管部门公开披露的监管和行政处罚通报信息,分批透视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的年度合规情况。本篇为信用评级机构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 ...

商业 2 2024-04-01
南方基金|A股市场逐步回暖,消费板块重拾光芒

南方基金|A股市场逐步回暖,消费板块重拾光芒

在最近的A股市场中,投资者目睹了一幕令人振奋的场景。虽然上证指数小幅下挫0.41%,但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以0.51%和0.83%的涨幅表现亮眼,显示出市场的整体韧性。更令人欣喜的是,超过3600只股票实现上涨,北向资金更是净流入高达42.44亿元,显著增 ...

商业 2 2024-04-01
仅用13天!OpenAI机器人惊艳面世 能对话、能思考、会学习

仅用13天!OpenAI机器人惊艳面世 能对话、能思考、会学习

财联社3月14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三,半个硅谷都在投资的“机器人界OpenAI”、明星初创公司Figure发布了自己第一个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demo。仅仅是一个视频,就惊艳了全球科技界。

商业 2 2024-04-01
博雅生物(300294.SZ):2023年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

博雅生物(300294.SZ):2023年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

2024年3月13日,A股上市公司博雅生物(300294.SZ)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快报。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2亿元,同比下降3.87%;实现营业利润3.55亿元;利润总额3.54亿元,同比下降3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扣非归母净利润1. ...

商业 1 2024-04-01
【银行合规】邮储银行:2024年前2月吃下42张罚单,因信贷业务违规等被罚645万

【银行合规】邮储银行:2024年前2月吃下42张罚单,因信贷业务违规等被罚645万

金融监管部门公开通报的处罚信息显示,2024年前2月(以处罚公告日计,下同)涉及邮储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或员工(含前员工)的重要罚单有42张,涉及罚没金额合计1507.4万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邮储银行共计收到42张罚单,其中,仅涉及机构处罚的罚单为 ...

商业 2 2024-04-01
理想是稀有的,但总有一群人有

理想是稀有的,但总有一群人有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年代的窃语在流传。它的底色是荒谬。当一辆车,不再被当做一辆车被讨论,人群里的人的模样,便成了迷。理查德·坎蒂隆在《商业性质概论》中阐释了对企业家的理解:商业世界纷繁复 ...

商业 1 2024-04-01
新能源局中人:身在内卷,心向繁荣

新能源局中人:身在内卷,心向繁荣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 ,作者:曹宾玲 付晓玲,编辑:Reno5个月前刚升职加薪,过完年就喜提毕业,这样离谱的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李鑫肯定不会相信。年底绩效评优,他被打入D级,无缘年终奖。而一年前,他才被这家锂电公司以涨价30%的条件挖过来, ...

商业 2 2024-04-01
找钢集团拟以De-SPAC模式赴港上市:3年累亏11亿,估值超百亿港元

找钢集团拟以De-SPAC模式赴港上市:3年累亏11亿,估值超百亿港元

找钢集团拟以De-SPAC模式赴港上市:3年累亏11亿,估值超百亿港元3月10日,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以下简称“找钢集团”)披露港交所上市聆讯资料集,拟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的模式在港股上市。面包财经梳理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8月31日,Aquila(7836.H ...

商业 2 2024-04-01
排产转正,锂电的拐点到了?

排产转正,锂电的拐点到了?

一个板块出现几家头部公司涨停很常见,但几乎整个板块都实现涨停的情况却极为罕见。这种罕见情况就发生在前几天的锂电板块。3月11日,新能源车电池ETF、锂电池ETF单日涨幅都在10%以上,市面上最主要的10支电池ETF单日涨幅都在7.9%以上。锂电狂飙的导火索 ...

商业 2 2024-04-01
五粮液称未在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拼多多回应:一旦核实将严肃处罚

五粮液称未在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拼多多回应:一旦核实将严肃处罚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3月13日晚间,五粮液在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声明,将矛头直指部分电商平台,称后者存在商家售假的情况。 在声明中,五粮液表示,近期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拼多多”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经核实,该平台多家店铺 ...

商业 1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