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竞争加速 10万—15万元智驾市场战火升级

随着“智驾平权”竞争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车企正试图在智能驾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目标直指小鹏MONA M03和广汽埃安RT等热门车型。比亚迪最新推出的秦L EV,售价区间为11.98万—13.98万元,作为比亚迪e平台3.0 Evo的首款中型纯电轿车,正瞄准10万—15万元级的纯电市场,力图在这一价格区间掀起新一轮竞争。

秦L EV的核心卖点在于其全系标配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后轮驱动布局和宽敞的车内空间,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入手智能纯电轿车的门槛。全系搭载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系统,配备29个传感器,硬件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显著提升了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和安全性。

相比之下,小鹏MONA M03采用纯视觉方案,将城区智能驾驶功能首次下探至15万元以内;广汽埃安RT则通过优化供应链,在保留激光雷达配置的前提下,将售价压至15万元临界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发布会上的重点,已逐渐从“高阶智驾突破”转向“中低阶车型的智能化普及”。高速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正成为10万—15万元级车型的“标配”,这类车型也是车企销量的基本盘。通过在中低价位市场推广智能驾驶功能,车企正试图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在“智驾平权”成为行业趋势的背景下,秦L EV凭借其全系标配的高阶智驾和竞争力十足的定价,或将成为比亚迪抢占中低端纯电市场的重要筹码。

车企冲击10万—15万元市场

秦L EV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配置的全面领先。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系统,集成29个传感器(包括三目前视摄像头),支持高快路领航、全场景智能泊车(自动泊车/代客泊车/遥控泊车)等L2+级智能驾驶功能,显著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车内科技配置同样亮眼,采用“2+1”屏幕组合(8.8英寸仪表+15.6英寸中控屏+12英寸W-HUD),搭配DiLink 100智能座舱系统,不仅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还具备3D控车功能,营造出强烈的科技感和沉浸式智能体验。

在舒适性配置上,秦L EV展现出同级领先的优势。其配备同级唯一的车载冷暖冰箱(温控范围-6℃—50℃),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储物需求。同时,50W无线快充、主副驾座椅通风/加热等人性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了驾乘的舒适度,形成了产品竞争力上的差异化。

在动力和续航方面,秦L EV采用后驱布局,提供110kW和160kW两种电机版本,分别匹配46.08kWh和56.64kWh刀片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70km和545km,能够覆盖不同出行需求。依托e平台3.0 Evo的电池高效双环流直冷直热技术,秦L EV的百公里能耗低至10.8kWh,进一步增强了能效优势。

尽管秦L EV与秦L DM—i同属秦L系列,但在平台架构和产品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秦L EV基于纯电平台打造,车长相比DM—i版缩短110mm,但轴距增加30mm至2820mm,进一步优化了车内空间布局和驾乘舒适性。驱动形式、平台架构和目标用户的差异,使两者形成互补效应,全面覆盖新能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秦L EV的定价策略直指10万—15万元级别的纯电轿车市场。在这一价位区间,秦L EV凭借全系标配的智能驾驶系统、后驱布局和丰富的科技配置,展现出强大的性价比优势,直接对标小鹏MONA M03、埃安RT等竞品,具备成为“爆款车型”的潜力。

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强势表现,也为秦L EV的市场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62.34万辆,同比增长92.52%。3月24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其中,乘用车销量超过425万辆,同比增长41.07%。这一出色的市场表现,不仅强化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秦L EV的市场竞争力和销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刷新A级插混车型价格底线

比亚迪秦系列一直是A级车市场的强劲竞争者,不仅在销量上屡创佳绩,更是搅动市场价格战的重要力量。此次秦L EV的发布,不仅延续了比亚迪在价格战中的攻势,更凭借智能驾驶技术,成为智驾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自2023年推出9.98万元的秦PLUS DM—i冠军版以来,比亚迪在价格战中步步为营。今年2月,比亚迪再次出手,推出更为亲民的荣耀版车型,进一步压低入门门槛。这一策略效果立竿见影,荣耀版上市后一周内即售出2.3万辆,迅速点燃了10万级市场的新一轮价格战。

2月19日,秦PLUS DM—i荣耀版正式上市,起售价仅为7.98万元,刷新了A级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秦系列的首次降价。过去三年,秦系列一直凭借降价策略巩固市场份额。2022年,秦系列售价仍在12万元左右徘徊;2023年,秦PLUS DM—i冠军版将价格下探至9.98万元,成功跻身10万元市场。而随着荣耀版上市,秦系列的入门价格已进一步压至7万元区间,形成“价格一降再降”的市场效应。

比亚迪以“电比油低”的口号为引导,凭借高性价比和领先技术,成功打入传统燃油车市场腹地,展现出抢占燃油车市场的坚定决心。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A级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969.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为24%,明显低于其他级别车型。这意味着燃油车在A级车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比亚迪正通过强大的产品布局和持续降价策略,快速推动新能源车在A级市场的渗透率攀升。

在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双线产品战略的推动下,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总销量达到302万辆,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首。其中,秦系列凭借冠军版和荣耀版的价格优势,全年销量突破48万辆,稳居年度家轿销量冠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14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国家统计局: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社零增长5.9%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及一季度一系列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 中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2025年4月16日
    1300
  • 港股收评:恒指蒸发逾3000点,科技股、金融股全线下杀,十月稻田逆市大涨近29%

    4月7日,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持续发酵,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崩盘式”下跌。截止收盘,恒生指数重挫跌超3000点跌13.22%,国企指数跌13.75%,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暴跌17.16%。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头股等权重集体大幅下挫,小米大跌超20%,阿里巴巴大跌近18%,京东、美团、腾讯皆重挫;中金公司大跌超20%,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大跌超19%。…

    2025年4月7日
    2000
  • 港股收评:恒指下挫1.32%,权重科技股普跌,汽车股逆势上扬

    2月25日,港股三大指数低迷,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32%及1.39%,恒生科技指数跌1.57%。 盘面上,权重科技股多数下跌,美团跌超4%,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快手跌超3%,腾讯控股跌超2%,小米逆势涨超3%盘中再创历史新高;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中字头股等权重亦表现低迷,大市承压明显;旅游及观光板块跌幅居前,携程集团跌近12%;啤酒股普…

    2025年3月25日
    1400
  • 关税“谜团”下的政策突围?

    2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美股回调,中国风险资产表现抢眼。3月,面临较高的关税不确定性,国内资产韧性背后的宏观逻辑、后续“政策突围”的潜在演绎? (一)2月海外市场的主线?美国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关税、俄乌扰动频频2月,美国经济整体走弱,降息预期的升温再度成为宏观聚焦的主线。2月以来,花旗经济意外指数由月初的16.8大幅回落至2月27日的-16.5,亚特兰大…

    2025年3月25日
    1800
  • A股收评:沪指跌0.1%,半导体、英伟达概念低迷,贵金属火热!

    3月19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弱。沪指跌0.1%报3426点,深证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28%,北证50指数跌2.85%。 全天成交1.51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573亿元,全市场超3700股下跌。 盘面上,电子元件板块下挫,CPO概念走低,英伟达概念走势低迷,PCB、IPv6及仪器仪表等板块跌幅居前。另外,脑机接口概念异动拉升;现货黄金站上30…

    2025年3月25日
    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