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泯然众人矣?

“好丽友事件”,仿佛揭开了消费者对山姆情绪的冰山一角。

徐福记、溜溜梅等大众品牌进驻山姆,常规食品“改头换面”摆上货架,蛋黄酥、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杨枝甘露等曾引发抢购热潮的却悄然下架……山姆的选品问题集中暴露,质疑之声席卷而来。

曾经象征“中产菁英”的山姆会员超市,突然泯然众人?

中产菁英梦醒了?

作为第一个把“付费会员制仓储超市”概念真正带入中国,并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入场券刷卡付费的商超,山姆的模式本身并不复杂。

其主要盈利来自会员年费和日常消费,其中会员年费占到其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因此,如何持续吸引和留住会员是山姆核心课题。

要做到这点,山姆采取了精准的市场定位策略:中产家庭人群,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每年260元和680元会员费,以及付费会员卡才能进店的规则,便是筛选客户的第一道门槛。

这种策略背后隐藏着“中产阶级菁英梦”。每年260元/680元会费,是中产的通行证,让人有着“很多人在别处买不到的产品,却是我的日常”这一尊贵体验。

明确了目标客群后,山姆通过严控选品、全球供应链等优势,向消费者讲述了“只提供精品”的故事。选品上山姆少而精,相较于家乐福、永辉等传统大卖场动辄2- 3万的SKU,山姆SKU仅为其1/5。

山姆遵循的是“宽SPU,严SKU原则,即品类丰富但每个品类下仅保留个位数的产品选择,每年淘汰30%-40%的SKU保持新鲜度。

以冷藏存储的鲜奶为例,山姆APP上仅有五款(MM鲜牛奶2L、每日鲜语你鲜牛奶1L*2、蒙牛低脂鲜牛奶2L、MM高钙鲜牛奶2*1.89L、悦新活零乳糖牛奶2x950ml),均为门店定制。

山姆选品标准,被视为品质标杆,且往往能在社交媒体上产生话题。其爆款瑞士卷,2024年单店月均销量突破50万盒,连续三年蝉联“年度商超爆品”。

同时,会员制超市的高单价也进一步强化了会员的“中产”标签。沃尔玛中国2025财年Q1财报显示,山姆中国全渠道销售额达1005亿元,会员数超过800万。据此测算,每个家庭每年至少在山姆消费1.2万元以上。

如今,“山姆严选”的承诺正摇摇欲坠。

从去年开始,山姆选品频繁翻车,如黑金刚莲雾里吃出蠕虫、牛奶被曝出现絮状沉淀物等。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山姆会员店的投诉超过1万条,涉及奶粉有异物、食品发霉、酸奶变质等食安问题。

山姆“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极具价值感商品”的承诺,频繁被会员们质疑。不少网友吐槽:“家门口超市就能买到的好丽友,为什么要额外支付260元会员费。”

这不难理解,高昂会员费之下,消费者对产品和体验必然提出更高要求,心理阈值也更高。

步子太大的弊端

截至目前,山姆已中国开出50多家门店,且扩张步伐仍在持续。千亿规模后,山姆旧有架构的弊端已然凸显。

规模扩张过快,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中小供应商,很可能会因产能等问题而被淘汰。

既要保证品质,还要压缩成本,山姆必然选择加强本土供应链的建设。2023年,Foodtalks统计发现,山姆中国门店中70%-80%的供应商都来自中国本土。

在外部,山姆面临着其他大型商超的步步紧逼。美国另一会员制仓储零售品牌Costco、中国本土商超永辉、华润、盒马等贴身亮剑,线下零售行业的区域竞争正在加剧。

目前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选山姆还是选Costco的内容。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会员店最终会走向“抢人大战”,山姆急需通过本土化深耕与精细化运营在规模扩张中重构竞争壁垒。

说到底,山姆当前的选品争议本质是战略转型期的阵痛,既想要通过大众化的商品扩大用户基础,又想要维持中产会员的“精选”期待,鱼与熊掌山姆都想要。

山姆该反省了

好丽友蛋黄派等产品,将山姆的选品问题暴露出来,这家零售巨头是时候反思并做出改变了。

首先,要处理好门店规模增长与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匹配问题。按照行业标准,一个大区管理7-8家门店最为合理,但山姆华东地区的门店数量远远超过了这个限度。

显然山姆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今年调整大区划分。只不过随着门店越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品控频繁翻车,似乎已难以避免。

从这个角度出发,山姆应该找回坚持长期主义的决心,重拾钻研红丝绒蛋糕产品、全球寻找优质牛肉等的初心,围绕会员第一,着力打造会员价值感。

其次,山姆应该把握好供应链全球化与中国本土化品牌之间的平衡。背靠沃尔玛这一全球零售巨头,山姆是许多外国品牌进入中国甚至亚洲的第一站。比如,加拿大即食植物肉品牌Noble Jerky就趁着2021年山姆浦东店开业,首次进入亚洲市场。

这是山姆的优势,消费者信任山姆,正是因其全球化品质及标准。

如今,山姆的这一优势似乎在淡化。社交媒体上有宝妈吐槽:“山姆的有机核桃油加量不加价,从3瓶变成了4瓶,但是老版有中国+欧盟+美国有机认证,而新版只有中国有机认证,作为一位妈妈并不希望山姆通过降低标准去省钱。”

山姆中国加速本土化,不可避免地会引进更多国产品牌,但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供应链全球化,保持二者平衡。

山姆创始人一直强调“品质优于销售”,其逻辑是只要商品品质足够好,自然不缺销售业绩。

或许山姆中国是时候该做反思题了,毕竟让生意创造价值,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705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午8:38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午8:38

相关推荐

  • 收地潮铺开

    收地潮铺开了。 百余宗用地“折价”回收 如果还在等待楼市曙光,就已经有一点点苗头了。 进入2025年开年,各地便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收地动作,各地自然资源局纷纷发布征集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公告。 而收地也从当初的“无偿收回”演变到“补偿回收”。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至今,广东仅15城便有174宗闲置用地被纳入回收清单,用地面积共计736.59万平方米,拟…

    2025年3月25日
    6800
  • “反内卷”以来,哪些资源品已在涨价?

    6月以来资源品价格自低点快速反弹,7月“反内卷”催化下继续上涨。6月,随着全球关税担忧缓和,叠加伊以冲突催化,南华商品指数自低点反弹超6%,7月“反内卷”催化下继续上涨超2%。 细分品类看: 期货价格方面,7月以来价格上涨较多的品类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多晶硅、碳酸锂)、黑色系(焦煤焦炭、铁矿石、螺纹钢等)、建材(玻璃、PVC)、化工(碱、尿素、纸…

    2025年7月12日
    2200
  • Q1净利润暴增166.5%!“芯片一哥”财报喜忧参半

    周四,国产“芯片一哥”中芯国际公布业绩。 在晶圆销量稳健增长下,中芯国际Q1营收、利润双增,不过Q2谨慎的业绩展望则令人失望。 今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跌0.57%报89.98元,总市值7185.59亿元;H股收跌2.27%报45.15港元。 净利润暴增166.5%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8%。 净利…

    2025年5月9日
    7000
  • 美债季报:第二个流动性拐点

    摘要 今年一月中旬以来债务上限限制美债供给,美元流动性迎来第一个拐点,准备金规模抬升,10年期利率从4.8%回落至4.2%附近,基本验证了我们在《美国债务上限的解决路径与资产含义》的判断。叠加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加速了利率下行。短期内,关税问题带来的避险情绪在短期内仍可能刺激利率继续下行,但往前看,美国经济整体韧性仍在,高频数据显示购房需求…

    2025年4月1日
    6900
  • 3分钟看清五一全球要闻

    摘要 五一假期期间,海外风险资产多有修复,供给冲击导致油价大跌;美日第二轮谈判未取得重大突破,美国经济内需仍有韧性;国内出行人流保持高位,跨境游、县域游热度攀升。 一、全球大类资产:五一假期前后,海外风险资产多有修复,但供给冲击下油价大跌 五一假期前后(4月28日-5月2日),海外主要股指多数上涨。美国三大股指延续反弹,标普500、纳指和道指分别上涨2.9%…

    2025年5月5日
    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