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为什么这三个省最积极?

“这辆电动自行车跟了我三四年,电池续航不行了。”今年,北京市民王先生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换了辆新车,“旧车折了200元,政府还补贴500元,原价1600元的新车最后只花了900元!”

7月18日上午,国新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共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以今年上半年统计,全国电动自行车收旧、换新各846.5万辆,是2024年的6.1倍。分省份看,江苏、河北、浙江3个省份销量均超100万辆。另有安徽、山东等16个省份销量超过10万辆。

离三大产地近

从全国来看,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大关,也就是说每3.5人就有一台电动自行车。

根据现有统计数据,苏州、杭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位列全国二、三位,分别达到950万、近700万辆,仅次于上海(1183万)。且这俩城市均为千万人口,常住人口分别达到1298.7万、1262.4万。

从共性看,江苏、浙江、河北的主要城市地势较平,天然适配电动自行车使用场景。同时,这些省份都位于电动自行车主要生产基地的辐射半径内。

20世纪90年代,锡山依托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为摩托车生产基地。随着城市禁摩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锡山凭借原有零部件制造、技术工人和产业配套优势,转型电动自行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锡山拥有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聚集了电动车及其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包括雅迪、新日、台铃等头部企业的总部。

而浙江台州作为国内首个“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在塑料覆盖件产销、电机电控产销、整车零部件制造占有率方面均居全国首位,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齐全的配套体系和突出的设计优势,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

除了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新的电动车强制标准叠加以旧换新政策,也推动了销量增加。

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出台《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此情况下,今年多地政府陆续制定了配套细则,明确了补贴标准和适用范围。

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2024年9月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启动以来,全国累计通过以旧换新方式交售并报废旧车近985万辆,换购的新车均具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合格证和CCC证书。

除了上述原因,这三个省份的电动自行车需求为何旺盛?

这两个经济大省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强劲。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江苏、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7.98万亿、6.1万亿元,占全省GDP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2%、67.4%。

民营经济发达,意味着什么?时代周报记者根据江苏、浙江公开的统计数据、经济解读资料梳理发现,从共性上看,两省均提到民营经济贡献了约80%的就业。与此同时,两省民营经济均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由此可见,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强劲,本质是产业、人口聚集共同推动。

这背后逻辑在于:城市经济愈加繁荣,就业人口加速聚集,通勤与家庭用车需求随之膨胀。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545.5万辆,浙江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为2074万辆。

以江苏为例。根据百度地图出行大数据平台,拥堵指数在1.5-2.0之间的,定义为拥堵状态。拥有7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南京,道路拥堵指数达到1.7,意味着交通状况已经较为拥堵,车辆行驶速度显着降低,经常会出现长时间的停车等待现象。

对于河北来说,虽然其GDP总量不如江苏、浙江,但其经济发展位于全国第13位,处于中上水平。与电动自行车需求有关的一大因素在于当地收入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江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7万元、5.54万元,排名全国第3、第4位。同期,河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6万元,位居全国第17位。

与此同时,河北高人口密度与集中连片的平原地形,也是潜在的影响因素。

此外,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颖辉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河北大多数城市城区规模相对中等甚至较小,电动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在城区的出行需求。

电动自行车需求的增长,也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新的压力。

因此,如何解决混行交通冲突、平衡机动车道路使用权以及普通出行者的路权,便成了城市交通治理的关键。

与此同时,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激增,也有省份开始优化城市道路,避免“机非混行”造成事故。

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居江苏首位的南京,2024年发布《关于支持我市住宅品质改善提升优化规划服务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新建住宅小区设置独立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对于江苏、浙江、河北来说,面对着电动自行车需求量增加,现有制度能否兼顾通行效率与安全秩序,仍是需要持续评估的命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99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相关推荐

  • 小马智行2024年营收再破5亿元,研发费用剧增95.7%,彭军:要在中国扩大Robotaxi运营规模

    近日,小马智行(PONY)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尽管小马智行去年全年营收保持增长,但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有所下滑,为3551.6万美元(2.59亿元),同比减少29.8%。 在当天的电话会议上,小马智行首席财务官王皓俊透露,在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公司的季度收入和利润率出现了波动,预计这种波动在短期内还将继续。 Robotruck收入占比超五成 在…

    经济 2025年3月27日
    7300
  • 阿里把外卖大战打到了英国:速卖通英国站上线小时达服务

    7月11日,北方经济网获悉,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于本月起在英国推出“小时达”外卖服务,正式进军英国地区即时零售领域。位于英国大伦敦地区的用户,打开AliExpress App首页便可看到“Hourly Delivery”的标志,配送的商品包括零食、饮料、厨房调料及日用品等。据了解,目前“小时…

    经济 2025年7月11日
    2100
  • 德国总统解散朔尔茨政府!经济衰退三年+能源危机,民众生活成本飙升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向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及其内阁成员移交解职证明,朔尔茨及其内阁成员将继续履职直至新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当天早些时候,新当选的德国联邦议院召开首次会议,这标志着第21届立法会任期的开始,任期为四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议员朱莉娅·克洛克纳当选为第21届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数小时后,施泰因迈尔于当天下…

    经济 2025年3月26日
    6700
  • 牧原股份:一季度净利44.91亿元,望2025年平均成本降至12/kg

    4月24日晚,牧原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增加288.79%。业绩同比增长主要为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叠加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北方经济网了解到,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从去年初15.8元/kg,下降到3月的12.5元/kg。牧原股份相关人士…

    经济 2025年4月25日
    9500
  • 光伏周期要变了?继爱旭股份单季度盈利后,隆基绿能预计减亏超24亿元

    自上周爱旭股份(600732.SH)披露业绩预告后,本周又有一批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在这些光伏企业中,有企业亏损依然在扩大,也有企业出现显着减亏的情况。而从爱旭股份预计实现单季度盈利、隆基绿能预计减亏来看,光伏周期的变化或已悄然出现。 隆基绿能减亏 据北方经济网了解,协鑫集成上半年在央国企大型招标项目中标规模为行业第三,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组件终端…

    2025年7月15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