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威尼斯吃饭,非要吃就选麦当劳

作者 | 禹佳言

编辑 | Sette

1

最近,朋友贝玛向我吐槽了他在威尼斯遭遇餐厅“刺客”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是,他和妻子去欧洲休假,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度漫游德、意、瑞、法四国。

结束了罗马的行程之后,7月2日他们和朋友一起前往了威尼斯。因为很多年前就来过,所以对这次重游故地也充满了期待。

当晚他们找了一家名为RISTORANTE RIO DE LA VESTE的西餐厅用餐。用餐过程还算顺利,一切的转折是出现在结账时。

贝玛从服务人员手上接过账单的第一眼,就发现了Sassicaia红酒价格从菜单标价500欧元翻了三倍,变成了1500欧元。

贝玛开始和餐厅服务人员交涉、协商,希望对方能够合理调整价格,但他们态度非常强硬,几乎毫不让步,不仅没有得到解释,反而遭受到侮辱与羞辱。

强忍愤怒完成支付后,贝玛当即向餐厅索要消费凭证,却遭断然拒绝。于是在离开餐厅后,他立即联系了当地导游,询问遭遇这种情况如何投诉。

导游得知情况后很快赶到了餐厅,并进行交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导游到达餐厅后,餐厅老板也出现了,而且还是个中国人。其实老板一直都在,且目睹了整个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明身份。

据贝玛回忆,通常来说,在国外能够遇到中国人大家都会倍感亲切,打个招呼。但这次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来友善的关怀,反而与现场的几位外国人在一旁偷笑。

面对餐厅方的冷脸与嘲讽,最后双方也没有达成共识。

因为这次不愉快经历,贝玛和爱人也没有了继续游玩的心情,随即取消了后续意大利行程,直接转去了瑞士。

要知道,贝玛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旅行经验的人,这些年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已经来过欧洲很多次,包括这次的威尼斯,即使这样,也没躲过餐厅“刺客”。

不要以为贝玛只是意外“中奖”了,换个人也未必能躲得过。威尼斯餐厅“刺客”、天价账单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社交媒体上关于在威尼斯餐厅如何被坑的吐槽也是一片一片的。

套路不只是酒水,菜单另有玄机。很多餐厅有三种菜单:一本是给本地人,一本是给意大利人的,还有一本是给游客的,价格肯定一本更比一本高

尤其是不能吃鱼。因为威尼斯很多餐厅的鱼不按条卖,按克卖。但“克”的标识那叫一个隐蔽,不拿放大镜都看不见的那种。甚至流传一种说法是,在威尼斯旅游,别在岛上吃饭,实在饿了用意大利面垫一下肚子就行。如果一定要下馆子,麦当劳是最安全最稳妥的。

2

贝玛的经历让人想起日前刷屏的意大利整车盗窃案:30余人旅行团在意大利旅游,仅因20分钟午餐间隙,大巴遭洗劫一空。

事发前,不少游客都在法国老佛爷百货买了奢侈品,有人丢了劳力士,有人丢了1千欧现金……整个团损失大约几十万元。报完警后,大家也无心后续旅行提前回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起事件仅相隔72小时,却撕开了欧洲游同一道伤疤:中国游客正沦为欧洲游灰色产业的“KPI燃料”

事实上,意大利的盗窃犯罪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像米兰、罗马和佛罗伦萨等热门旅游城市。

米兰警察局数据显示,2024 年针对游客的盗窃案报案量同比增长37%,但破案率不足5%。米兰警方也曾透露,赃物追回率不足3%。

更讽刺的是,当地法律的监管缺失也在变相为小偷“铺路”。报警后很少会有处理,也没有跟进,就写口供记录事情经过。

其实不只是意大利,整个欧洲都存在着这些问题。

明枪易躲,暗“骗”难防:街头“免费”系绳后强索10欧元、假递鸽食后收费、火车站“热心”搬行李实为骗钱、埃菲尔铁塔下“赠花”变强卖……套路层出不穷。

国外媒体根据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前三名是,假的警察上街查护照,在街上被人系手绳,在餐厅临时被涨价。

似乎抢劫、偷盗、诈骗已经成了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偷、不抢、不骗反而不欧洲了。

在欧洲小偷眼里,中国游客简直就是“行走的提款机”:一方面是身上现金足够多,另一方面是奢侈品买得多。

好像中国游客就是欧洲“灰色地带”充KPI的关键变量。

深层次背后原因是,一方面是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较高,导致一些人因为生活原因不得已走上盗窃之路;另一方面也与欧洲对盗窃等行为处罚较轻有关,比如意大利法律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担责,低成本犯罪使得盗窃行为屡禁不止。

这也导致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职业化的盗窃产业链。这些犯罪团伙往往是跨国流窜的、家族式的组织,分工明确、手法专业,尤其是未成年人作案的重要参与者。

经历了这些事件以后,无论是贝玛,还是整车被偷的中国旅行团客人,估计大家短期内都不会想要再来意大利旅行了。

当抢劫、偷盗、诈骗成为欧洲游的代名词,真正崩塌的是中国游客对欧洲旅游的整体信心。

欧洲旅游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游客对欧洲夏季旅游兴趣下降,中国游客反而对欧洲夏季游兴趣激增:7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有意愿赴欧度假,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就以最近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的意大利为例,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公开表示,随着中国赴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夏秋季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据最新预测,今年5月至10月,赴意中国游客量预计同比增长27%。

一面是意大利预测中国游客量增长27%的野心,一面是盗窃理赔占出境游总量40%的残酷现实。这场“输血”与“失血”的博弈中,欧洲游会否重蹈泰国覆辙?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网络截图及受访者供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96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相关推荐

  • 靠文化破圈,游轮又火了

    ‍‍ 作者|娅沁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 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随着全国气温的逐步上升,旅游旺季翩然而至。但当县域旅游、文博游、出境游等旅游方式成为旅游行业热点时,原本小众的邮轮旅游也在悄悄崛起。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邮轮旅客运输量达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五一假期,上海邮轮口岸更是迎来“四船同靠”的盛况,单日出…

    财经 2025年5月23日
    5700
  • 阿里、腾讯、百度蜕变的“AI背面”

    当AI开始变得成熟,它开始深入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场景之中。前段时间,罗永浩数字人直播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再一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聚焦于此。说到底,罗永浩的数字人直播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多的轰动效应,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数字人为代表的AI元素深度改变了传统的供给模式,从而将平台经济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其实,AI对于平台经济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

    财经 2025年6月25日
    4500
  • 从“大祥哥”被骗千万,聊几个反直觉的常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B站up主“大祥哥来了”22日发布视频,细说自己从2021年开始,被某所谓老板以投资为名,陆续骗了1249万,其中700万是借朋友的,他做了担保。 2024年中骗子跑路,大祥哥卖了豪车,掏空自己和家人积蓄还钱,目前还欠外债300多万,欠亲属90万,这还不算被骗金额…

    2025年3月26日
    7800
  • 有哪些具体的减震方法可以同时实现降噪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减震方法,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也能够同时实现降噪效果: 安装减震垫或减震器 原理及应用场景:减震垫一般是采用橡胶、聚氨酯、ACF材料、ASF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车辆减震器则通常利用弹簧、液压等原理工作。将它们安装在设备底部或者结构连接部位,能够有效缓冲和吸收振动能量,减少振动向周围环境的传递。比如在工厂中,对于大型的冲压机床、铣床、精密仪器等…

    财经 2025年5月5日
    7100
  • 格力电器的含金量正在上升

    文丨文雨 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检验一家企业的质地与成色。 在内外部竞争环境剧烈变化、家电市场面临存量发展、诸多品牌争相涌入等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背景下,家电龙头格力电器依旧一如既往的稳健向上。 【有数量,更有质量】 2024年,格力电器归母净利润达到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创历史新高。 2025年在2024年的基础上再上层楼,其中Q1实现营业总收…

    财经 2025年5月3日
    9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