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当自强!溜溜梅如何用全球资源重新定义“中国好货”?

技术过硬、品质上乘的国货在山姆崭露头角,源自“中国制造”好口碑的硬实力。

作者:喻博雅编辑:鹤翔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山姆研究消费者,而其他超市研究山姆,是行业公开的秘密。”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超市TOP100榜首的沃尔玛,以及为之贡献了近70%销售额的山姆,正以“卷品质”的形式放大“鲶鱼效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改”风潮与自有品牌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与消费者拿起放大镜、甚至配上显微镜来“琢磨”头部企业的商品更迭,而这也是山姆近来“因选品争议波及部分国货品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

01 “鲶鱼”山姆的定力与聚焦

中国流通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专家杨德宏博士的观点颇具启发性:山姆引进国货,是对中国品牌成长的认同。那些质疑其选品逻辑、认为“在山姆买国货不值当”等情绪化表达,其实是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品牌全球化进程以及零售业升级的认知偏差。

事实上,沃尔玛中国能在2024年实现全渠道破千亿的销售额,与其严苛的选品标准密不可分,这种“严选”并非简单以国产或进口作为评判标准,而是聚焦商品品质、独特性与市场适配性。

以此次被波及的溜溜梅为例,其得以留存的关键无外乎两点:一是产品兼具品质感与独特性;二是得到了消费者的持续青睐和渠道的积极反馈。

往深层探究,外资零售发展至今,与本土品牌的互动模式早已今非昔比。

山姆引入国产好货是本土化的顺势而为(摸清国内消费者的心思、节省跨国运输的周折、获得相对从容的定价),但更重要的是,以溜溜梅为代表的新一代国货品牌在品质工艺、技术创新与流通效率层面具备了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的实力。

“国货当自强、自信中国造”不再是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变革。

山姆采购体系与严苛的品控标准与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的“新零售之轮”理论不谋而合:零售业的升级,必然是从价格厮杀转向技术驱动的价值竞争,物流、成本、信息管理的硬实力才是护城河。

那么,本土品牌要叩开山姆大门,必先自我革新:摒弃“差不多就行”的观念,在差异化研发、标准化生产、洁净配料等方面持续突破。

山姆首席采购官张青说得直白:“要做骨子里的事,不做表面文章,这是我们与供应商合作的准则。”

业内“选品即选人”的说法一语中的,山姆以“品质”破局的定力就是用严苛标准筛选有产业硬实力的伙伴,而这种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不仅抬高了行业门槛,也推动着零售业向“品质为王”转型。

02 国货“自强”的底气与魅力

山姆与国货品牌的合作,其实无关情面,只看供需匹配。

以溜溜梅为例,山姆要独特商品稳住会员,溜溜梅要高端渠道放大势能,并以此为跳板实现国货好物“潮”到全球,这种各取所需的平等博弈早已取代早年外资对本土品牌的单向碾压。

换言之,溜溜梅能够成为山姆、盒马等精品渠道的共同选择,其实源自“好货,源于好食材、好技术、好配方”的长期主义,以及“买全球资源、造全球好货、卖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要努力的方向。

比如,2025年溜溜梅从智利直采1.5万吨西梅,与智利TOP20+的西梅农场及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实现农场直供;在安徽工厂,通过AI三维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果径、饱满度等精准分选,分级准确率高达98%。多光谱X光和生物识别等技术,确保果干100%无核、零添加。这些智能工艺提升了产品品质,也让溜溜梅在全球果干行业具备领先技术实力。

沙利文数据更印证品牌实力:2024年溜溜梅以4.9%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果类零食榜首,天然果冻品类更以45.7%的占比形成压倒性优势。

再来看近期有关山姆选品的争议,说到底是认知错位。这也难怪网友调侃:“中国已经成为一流国家了,有些人还在盲目追求二流国家的商品。”当盲从者还在纠结“国产还是进口”的标签时,山姆的逻辑已然清晰明了:能经得起全球标准检验的产品才有资格上架,产地从不是通行证,实力才是。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国货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那么供应链韧性与品牌意识的觉醒,正在让国货魅力“征服”全球。

《巴伦周刊》观察到,从安克充电器到海尔家电,中国创新产品正融入美国日常生活,高附加值国货改写着“代工者”的刻板印象。这背后是品质、科技、文化内涵的全面提升,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运营的角色转变。

无论是无核西梅“零添加”工业化生产突破国际壁垒,还是奇瑞发动机技术获全球认可……由点及面,当食品品牌以清洁配料表呼应健康需求,深挖地方特色激活传统风味,自有供应链体系支撑品质稳定;当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凭借性价比与创新设计,在全球市场撕开缺口,中国企业在核心工艺上的攻坚,已让“国货不配进入高端渠道”的论调成为时代的陈词。

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不应过度纠结商品品牌的国籍,而应更多关注产品本身的品质与创新。

就像溜溜梅将一颗普通的梅子,通过技术与创意打造成备受欢迎的产品,这一过程所展现出的进步,才是真正值得关注与赞赏的。

尤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芜湖繁昌为起点的溜溜梅,已然抓住产业变革机遇,以“技术创新+助农帮扶+产业共赢”的三方联动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品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地方农业种植、产业链建设共同发展之路。

正如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在溜溜梅探访时所揭示,不断创新的民族品牌,正在推动行业整体进步。归根结底,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生活体验的产品,才是零售行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95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8日 下午10:10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相关推荐

  • 3亿,上海交大搞了一支AI天使基金 | 融中募资周报

    聚焦创投圈新基金情报。 四川首支低空经济基金完成备案 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完成全部实缴并正式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四川省首只低空经济基金——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正式落地。该基金将重点投向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制造领域,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在成都“双东简”区域加速集聚发展。 基…

    财经 2025年4月26日
    8200
  • “抱薪者”拼多多

    文 | 佘宗明 拼多多不是原来那个拼多多了,它正在变“慢”;拼多多还是原来那个拼多多,它总在自己的时区里、总有自己的节奏。 前几天,拼多多2025年Q1财报出来后,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其业绩表现,我的回答如上。 乍看起来,这份财报确实很不“拼多多”。说到拼多多,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字——“快”。多年来,拼多多的发展进度条俨然开启了倍速模式:成立仅1年用户量就破亿,…

    财经 2025年6月3日
    6000
  • 千亿超威集团,喂大了一头“快驴”

    斑马消费 范建 汽车后市场有“途虎”,“电驴”后市场也跑来了一头“快驴”。 每年,全国有上千万辆电动车,更换了快驴销售的电池,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背后的平台。 日前,快驴科技披露招股书,向港股发起冲击,这家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 依靠全国电池龙头超威集团,快驴科技做到了行业第一,但99%的收入来自卖电池,且几乎全部电池产品都靠超威…

    财经 2025年5月23日
    6500
  • 技源集团IPO:九成收入依赖境外市场,自主品牌难撑“第二曲线”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经过两年的等待,全球最大的HMB供应商终于提交注册。 4月4日,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源集团”)在上交所主板提交注册。 技源集团主营HMB营养素,在这一细分领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90%,且与核心客户雅培集团的合作合同即将于…

    财经 2025年4月18日
    7500
  • 再这么下去,苹果要吃不起了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34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气候变化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历史级大旱,这场干旱的范围广、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为国内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今年是三十年来难遇的一次大旱,”陕西果品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汉对虎嗅ESG组说道:“树上挂的果子、叶片看起来都还正常,但土壤里已经是干得不行…

    2025年5月26日
    16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