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营收利润双增!AI是王牌,还是赌局?

在全球家电市场被智能化、高端化浪潮重塑格局之际,海信视像携优异的销量数据,以雷霆之势闯入大众视野。

根据Omdia统计,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13.95%,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2024年海信系电视中国内地零售额与零售量市占率为29.83%与26.31%,稳居中国第一。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是海信视像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在高端化、智能化赛道持续发力,产品矩阵持续优化,极大提升了产品溢价空间与市场竞争力,成为营收增长的强劲助推器。

业绩攀升,营收净利双增

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竞争近乎白热化,显示技术迭代迅猛的当下,海信视像 2024 年的财报成绩堪称亮眼,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实现可观增长。

海信视像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为585.3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四季度,海信视像营业收入为178.8亿元,同比增长24.3%;净利润为9.36亿元,同比增长100.1%。

海信视像业绩实现惊人增长绝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层次且多元的驱动因素。

一来,海信视像“高端化、大屏化”战略有效撬动了销售结构的深度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攀升。

2024年,海信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增长27%,全球市占率达65.8%,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其中110英寸/120英寸超大屏机型增幅达106%;海信视像通过海信、东芝、Vidda三大品牌实现差异化战略定位,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品牌全球知名度显著提升。

二来,海信视像围绕 ULED、Micro LED、激光显示三大核心显示技术持续创新,构建起行业领先的高端显示技术矩阵。

截至报告期末,激光投影显示领域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 2806 项。正是凭借这些技术创新成果,海信视像得以不断推出差异化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吸引消费者买单,推动营收与利润增长。

三来,海信视像深耕“1+(4+N)”业务组合,以智慧显示终端为根基,向多个领域拓展,开辟新利润增长点。

财报显示,海信视像新显示新业务(含激光显示、商用显示、云服务、芯片业务及其他新型显示业务等)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7.71亿元,同比增长3.90%;毛利率29.98%,同比减少1.27 个百分点。

海信视像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多元业务协同等多方面优势,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未来,若能持续深化这些优势,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实现领跑。

聚焦AI,机遇与挑战并存

消费电子行业智能化、高端化是大势所趋,海信视像也是“AI化”的拥护者,但在AI 生态构建方面,其存在着难以忽视的短板,这些短板正逐渐成为其持续高速增长路上的阻碍。

一方面,海信视像虽推出 “聚好看” 智能平台,试图构建自身 AI 生态,但与小米 MIUI Home、华为鸿蒙智联相比差距悬殊。据了解,2024 年,接入海信生态的家居设备仅有区区 127 款,而小米生态链产品已超 2000 款,近乎百倍的差距,凸显海信生态整合能力的薄弱。

此外,海信在互联协议上的缺失,更是将其 AI 生态短板暴露无遗。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用户期望通过电视这一核心大屏设备,便捷控制家中空调、照明等各类设备。可海信电视却无法直接担此重任,必须借助第三方 APP 桥接,操作步骤繁琐复杂。

另一方面,海信在8K、Micro LED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滞后,使其难以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智能产品产品,或将进一步削弱了其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比如:三星2024年推出的Micro LED电视可实现2000尼特亮度与240Hz刷新率,且像素寿命达10万小时,而海信同类产品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商业化量产还有一段距离。此外,索尼凭借独家XR认知芯片与杜比视界联名认证,在专业影音用户中保持绝对号召力,其单价5万元以上的高端电视销量是海信的3.2倍。

不可否认,海信视像高端化战略在部分领域已初露锋芒。比如:璀璨套系业务快速拓展,营收同比增长52%;85英寸及以上大屏智慧显示终端的收入增量贡献持续提高,中国内地智慧显示终端出货均价同比增长14.62%。

但长期来看,AI生态构建将成为智能家居竞争的“终极战场”,AI 生态短板已成为制约海信视像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唯有正视短板,加大投入,补齐生态拼图,海信视像方能在智能家居赛道上重夺优势。

巨头博弈,全球化迷局未解

海信视像聚焦“高端化、大屏化”战略,夯实 AI 技术底座的同时,还借助欧洲杯、世俱杯等世界顶级赛事,成功打响了品牌全球化的第一枪。

在北美市场,海信Mini LED 机型和 65 英寸及以上产品占比逐年攀升;在日本市场,REGZA品牌持续发力,以38.6%的销量市占率和31.5%的销售额市占率包揽双料冠军;在中东非市场,海信系市场份额稳居中东非第二,南非市场市占率稳居第一。

尽管海信视像在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来自国内外品牌的双重压力正逐渐显现,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建设仍有不足。

在国际市场,三星电子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始终占据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三星在 Micro LED 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使其产品在亮度、刷新率和像素寿命等方面远超竞争对手;索尼则凭借独家 XR 认知芯片和杜比视界联名认证,在专业影音用户中拥有极高的忠诚度。

在国内市场,TCL 近年来在欧洲及新兴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海信的出海战略构成了直接威胁。

TCL 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在中低端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小米凭借其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和线上销售渠道,在全球市场迅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综上所述,海信视像在全球化进程中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品牌溢价与渠道博弈的迷局,还需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渠道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唯有如此,海信视像才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91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相关推荐

  • 黄仁勋,投了一个阿里前总裁?

    一位阿里出身的浙江老板,创业两年就要被英伟达收购了? 近日,英伟达有意收购知名AI创业公司Lepton AI的消息,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Lepton AI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与独特的商业模式,在AI基础设施领域崭露头角。此次收购不仅是英伟达在云计算和企业软件市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更预示着AI产业从硬件垄断向“软硬一体”生态整合的深刻转型。 AI基础设…

    财经 2025年4月3日
    1800
  • AI军备竞赛白热化:OPPO能否打破“高端失语症”?

    在历经三年寒冬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复苏曙光。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 5.6%。而这一数据同样表明市场结束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周期。这一复苏并非偶然,而是消费需求、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协同进化的综合结果。 在这场复苏浪潮中,OPPO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据Counterp…

    财经 2025年4月11日
    2500
  • 滴滴想在海外做美团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梦得 滴滴创始人程维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如果你在 8 亿用户上碰到瓶颈,那就国际化,就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一样,从地球到太阳系,那里有 60 亿用户。” 事实上,滴滴也是这么做的,早在2017年就组建了海外业务团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较早尝试出海的一家。 目前滴滴国际主要覆盖了三个业务:海外网约车、外卖业务、金融业…

    财经 2025年4月18日
    3300
  • 马斯克坐不住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上,作者:何简,编辑:蒋浇,题图来自:AI生成 特朗普的亲密战友、最大金主以及宣称爱他就像“a straight man can love another man”的马斯克先生,终于忍不住开始隐晦表达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 在特朗普史无前例地宣布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及地区加征关税后,马斯克在上周六参加一场活动时表示,他希望看到在欧洲和美国之…

    2025年4月10日
    3400
  • 谁是开源界的杠把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朋克周,作者:朋克周,题图来自:Wikipedia 咱们都知道了啊,整个AI界被一场“开源核爆”炸得七荤八素。咱们中国公司Deepseek二话不说,把价值百亿的AI模型源代码往全球一扔,美国的AI封锁瞬间被打了个稀巴烂。这操作简直就像是把家里“祖传秘方”直接贴到了大街上。 当DeepSeek将代码开源时,硅谷码农们集体PTSD。 这场景,…

    2025年4月12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